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定格南水北调施工潮
菜园里的寿光技术员
我市开展建筑施工企业
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蓝色经济区”的人才战略
法律服务到门口
北姜南种
“亮剑”机关病 问责低效能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2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蓝色经济区”的人才战略
——赴鲁苏浙赣鄂豫考察人才工作之日照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李新和

  本报通讯员 谢长虹

  大海共蓝天一色,波涛与白云同辉。坐落在大海边的山东省日照市不仅风景美丽诱人,而且人才工作像水天一色的蓝天大海,更是令人惊叹。

  追寻着大海的脚步,我们走进日照市人才市场,聆听人才工作的澎湃涛声,感受人才工作带来的美妙音符。

  人才工作靠强力推动

  “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高层次人才的竞争则是焦点和关键。引进一大批高科技、高层次人才,已成为超常规、大跨度发展的关键和最重要的切入点。”考察中,日照市一位负责人感慨地说。

  日照市号称“蓝色经济区”。特别是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总目标,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市之基、发展之本、转型之要,把扩大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作为人才工作的中心任务,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努力为科学发展育才、引才、聚才、用才。

  “人才工作主要靠强力推动,相信各地都一样。但是日照市在人才工作中,除了按常规成立人才工作机构外,还主要依靠财政的鼎力支持。”该市人社局一位副局长一语点破关键。

  据了解,日照市、县两级财政都设立了人才工作专项经费,每年纳入财政预算体系,并随财政收入增长逐年递增。在人才工作的专项经费中,分别设立了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等人才专项经费。2009年,该市财政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达3.9亿元,投入人才工作资金2766万元,去年投入人才工作资金3677万元。同时,该市积极引导各用人单位增加人才培养专项经费,初步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和个人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正是财政的扶持,该市人才资源总量目前已经达到24.74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的1372人,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个。日照大学科技园进驻高校6所,教职工3400人,其中教授139人、副教授366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83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家。

  “551工程”引进高端人才

  这是一则新闻报道,说的是今年11月9日,日照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钱焕涛一行先后到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为“海归”博士鞠志国、刘新新发放山东省海外高层次人才专项资助120万元。

  据了解,为了加强人才引进工作,该市先后出台了《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创新创业人才暂行办法》等文件,制订了“551工程”计划,即利用5~10年时间,建立一支由500名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组成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养50名科技领军人物和10个科技创新团队。

  围绕这个目标,该市近几年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把与海外专业技术协会、团体和日照籍海外留学人员的联络作为工作重点,逐步形成了以北美、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为重点,向其他地区逐步拓展的人才联系网络,并与省侨办共同举办了2010年山东省海外华商博士投资创业合作周日照推介洽谈会,提供高层次人才招聘岗位,大力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

  “柔性引才”是日照市推进人才工作的一个亮点。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该市注重向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借智借力,成立了院士专家联络服务中心,广泛联系全国各地的院士和专家,先后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联系,建立了包括200余位院士和专家在内的人才信息库,涉及钢铁、海洋、生物、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多个专业领域。在此基础上,该市积极引进国外智力,陆续聘请外国专家366名,引进高效节能经济型除尘脱硫技术、海藻生物菌研发技术等国外先进技术40余项,建成了省级引智示范园2个。目前,该市已经形成以开发区、大学科技园、高新区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平台为主体,以清大华创等科技孵化器为支撑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为进一步引进人才、发挥人才智慧潜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服务优化人才工作环境

  去年年初,艺居手绘装饰艺术工作室在日照市东港区青年创业发展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它的创立者是2006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艺术设计系的郭增,现在已经是49名员工的老板。

  谈起创业,郭增感慨颇深:“刚起步的时候我也愁过。今年9月,我参加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SYB创业培训,后来又申请到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特别是服务中心为我们提供了前两年免房租的工作室,让我对发展充满信心。”

  扶持成就创业,筑巢引来金凤。现在,创立于2009年3月的东港区青年创业发展服务中心已经形成以电子科技、网络技术、广告策划、装饰设计、电子商务等创业项目为主的青年创业园。

  “吸引人才,服务是前提,环境是基础。没有好的服务和环境,即使引来人才也留不住。”陪同我们考察的东港区青年创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感慨道。

  为改善人才的工作生活环境,该市对引进的各类人才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对高层次专业技术团队,除按招商引资等政策给予奖励外,一次性给予20万元至100万元启动资金;对创新创业人才,给予5万元至50万元的科研项目资助。同时,该市建立了转房租住制度,由市财政出钱,为引进的暂时无房住的高层次人才提供100平方米至200平方米的住房一套,免费提供2~3年。购房时,给予安家补贴10万元至100万元,用人单位与同级财政各承担50%,2年内全部兑现。此外,该市还积极帮助引进人才解决子女入托入学、家属安置、居留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及时兑现各项经济待遇,确保引进人才安心工作。

  “搞人才工作决不能空对空,一定要把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一定要把外来人才当做亲人来对待,只有真心实意为人才搞好服务,人才工作才能大有作为!”站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边,日照市人才办一位负责同志再次发出内心的感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