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按10米算吧……”11月30日,瑟瑟寒风中,沁阳市沁园街道袁屯村村北的垃圾中转站建设工地上,一名身穿灰色呢大衣的高个子男子边用脚丈量,边和周围的人商量设备的安装事宜。
他叫陈修斌,今年42岁,是袁屯村党支部第一副书记,可1年前,他还是沁阳市环保局沁园环保所的所长。
去年10月份,在该市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及建立农村“六大员”(农民技术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管员、计划生育管理员、资源环保村容协管员、医疗卫生员、文化协管员)制度试点工作中,确定市环保局和袁屯村结对,选派工作能力强、有高度责任心、熟悉农村工作的陈修斌在袁屯村当起了村官。
上任后,陈修斌立即开始走村入户,找村里党员群众座谈,了解村里发展现状和困难。针对村内排水不畅、环境治理相对滞后的现状,他提出“环境靓村,建立生态、宜居新农村”的帮扶思路,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150万元,用于建设雨污分流管网、垃圾分类场、垃圾中转站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目前,前两个项目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后两个项目正在加紧施工,预计明年3月份可投入使用。
“村里的环境卫生配套设施也在逐步完善中,明年开春小型洒水车、垃圾运输车、电瓶扫地车配套齐全后,俺袁屯新农村比城里都漂亮,这真要感谢市里给俺配的好干部啊!”陪同采访的村干部激动地说。
“有了陈修斌的帮衬,俺村的新农村建设步子将迈得更大更稳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秦东红说。
该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晓生说:“党员干部驻村任职,是让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从基础工作做起的一种实践,是农村建设扶贫培优的有效载体。下一步,我市将全面推进此项工作,使更多干部具备克难攻坚的能力,让更多的农村、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陈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