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交通,自古以来皆系为政之大略,民生之要义,经济之命脉,社会之基石。
从尧舜时期的“康衢”,远古时代的“路”、“道”、“途”,到今天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空中快线;从周代的“天子驾六”,商代的“车马”、“步辇”、“舟船”,到今天的豪华汽车、快速列车、直达航班;从战国时代的“烽火报警”、“鸿雁传书”、“十里一亭,五里一邮”,到今天的特快专递、电子信函、网络通信……
交通,维系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巨变,承载着社会的发展重托,寄托着人民的美好期盼。
(二)河南,居华夏之腹地,扼九州之通衢,维天下之大势,系八方之通达。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北依京津冀,南望皖鄂湘。承东启西,连南贯北,辐射周边,维系八方,自古以来,皆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华夏交通枢纽、商贾云集之所,故而也让“得中原者得天下”之美誉流传至今。
国之通衢,河南任重道远;中原经济区建设,交通大有可为。省委书记卢展工明确指出:“科学发展,交通先行;中原崛起,交通先行;‘三化’协调,交通先行。”
(三)八千里路云和月,跃马关山竞风流。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紧紧扭住交通建设不放松,励精图治,不懈努力,奠定了河南交通在全国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亘贯中原,纵横交错,高速公路5000多公里通车里程全国第一;覆盖全省,四通八达,近25万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全国第二;安全便利,遍布乡野,农村公路22万公里通车里程全国领先;气势恢弘,车流滚滚,郑州铁路北编组站亚洲最大……
河南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油)路;4000多公里铁路纵横东西南北,八方延伸;郑、洛航空港辐射全国,连接世界;沙颍河、沱浍河、刘湾港,1400多公里黄金水道,碧波荡漾,通江达海;西气东输河南段是我国能源大动脉重要一环,油气畅通,支撑发展……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濒于瘫痪,到如今开创诸多全国领先,(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