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新闻/ 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百花齐放恰逢春
要求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图片新闻
拒绝邪教 从家庭做起
“走班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图片新闻
大干五十天确保完成南水北调征迁任务
山阳区平安建设亮点纷呈
图片新闻
中星街道为新村官出谋划策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1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花齐放恰逢春
——孟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纪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这里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故里,城西的韩愈陵园是国家AAAA级景区,每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这里建立了韩愈文化研究会和韩愈文学院,各中小学校开设了韩愈名言鉴赏课堂,继承和发扬“韩愈文化”蔚然成风;这里高品位规划了韩山公园和文公湖,计划投资4亿元建设一批文化建设项目,着力打造“韩愈故里”旅游品牌……

  当下,孟州市以韩愈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建设已迈入百花齐放的春天。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我们要像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样,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用先进文化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孟州市委书记魏超杰如是说。

  资源就是优势。翻阅孟州的文化史册,韩愈就是孟州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

  为打造韩愈文化品牌,该市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先后10多次对韩愈陵园的设施进行修缮恢复;成功举办了6届国际韩愈研讨会,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上千人会聚孟州进行学术研讨交流;创办了《文学原创》、《韩愈文化》、《钟鼓楼》等刊物,开通了《韩愈文化网》,出版了长篇小说《韩愈》等书籍,该市从事韩愈研究的专业人员达到350人,在全市营造了传承韩愈文化的浓厚氛围。

  以韩愈文化为核心,该市循着历史的足迹,着力开发了一批文化资源,打造出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修缮了古周城、韩湘子墓、文昌阁、显圣王庙、二佛殿、上清宫、古城湖景区、黄河游览区等10余处人文自然景观。该市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上收获丰盈,将传统表演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保护范围,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40余个,其中民间舞蹈《火龙舞》和民间音乐《土硪号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了文化资源的积淀,孟州市积极构建全方位的文化网络,为市民群众提供一个享受文化滋养的平台。该市实施了一系列加强文化设施建设项目——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事分开的原则,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的企业,形成了电影放映、文艺演出等30家新型的文化主体;投资1600万元建成高规格的广播电视大楼、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科技馆、图书阅览室等文化场所,每年组织20场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配合舞台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让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增加农村文化设施投入,在11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孟州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在274个村建立了孟州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和200个“农家书屋”,其中赵和镇文化站被中宣部表彰命名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了文化发展繁荣。目前,孟州的文化产业逐步向综合经营、规模经营、连锁经营发展,形成了金明麦草工艺公司、中华瑞龙澄泥砚厂、隆丰皮毛玩具公司、乔家制鼓厂等一批产业龙头。金明麦草工艺公司开发出山水、人物、花鸟、宗教、动物及历史名画等六大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超过50万元。该市拥有各类文艺表演团体98个、艺术培训学校40余个、工艺美术加工企业100家。该市的文化产业项目累计投资超过10亿元,年收入近1000万元。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沿着传承、发展、繁荣、创新这条主线,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走出一条文化与经济互促共进、文化与社会相得益彰的良性发展之路。”孟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文年信心十足地说。 张 娟 赵春营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