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石 凯
“请问学姐,你读高中时是怎么学习的?”“请问清华大学都设置有什么专业?”“清华大学的生活精彩吗?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12月3日,当清华大学学生教育扶贫公益协会的志愿者、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大四学生廖露站在沁阳一中分校的讲台上时,学生们热情而又饱含期待地提出了一个个问题。
12月3日,清华大学学生教育扶贫公益协会的9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沁阳一中分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教学实践活动。活动期间,每位志愿者都独立给沁阳一中分校各班级的学生们讲一堂课,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
对于高中生来说,大学生活令人向往,清华园里的故事似乎更加神秘。面对沁阳一中分校学生们接连不断的提问,清华学子结合自身经历,就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技巧、大学生活等方面一一作答。
“学弟、学妹们都很热情,整堂课我们都有很好的互动。”在讲课间隙,清华大学法学院大一学生赵岩说,“我进入大学校园不久,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如果能给学弟、学妹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帮助,我就很欣慰了。”
听了清华大学学长们的讲课,沁阳一中分校的学生们收获颇多。“学姐的学习思路很清晰,各项学习计划都很有目标。”听了廖露的讲课后,沁阳一中分校学生刘玉珠说,“尤其是她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今后,我希望能像她一样充满干劲地投入学习、生活。”
据沁阳一中副校长、分校校长王治琴介绍,近年来,沁阳一中分校不断加大教育改革力度,采取一系列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改革措施,旨在引进更先进的教育资源,满足本地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大学生与高中生年龄相仿,易于交流。而通过清华大学优秀学子们的现身说法,更容易激发我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坚定他们努力拼搏的信心。” 王治琴说,“今后,我们将力争把沁阳一中分校建成清华大学的教学实践活动基地,把这项活动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