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 飞
本报通讯员 王晓波
牛小霞
为了将企业“死股权”变为“活资金”,今年年初以来,博爱县工商局把股权质押登记作为企业拓宽融资的主渠道,通过广泛宣传、强化培训、高效服务等举措,让巨大的静态资本流动起来,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截至目前,该局共办理股权出质登记32家35件,出质股权数额3.68亿元,帮助企业成功融资2.95亿元。
如何在服务经济发展中准确定位、有所作为,一直是该局党组一班人思索的重要课题。“作为一个职能部门,必须把服务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必须立足职能,搞服务、尽职责。因为抓服务就是促发展。” 该局局长赵宗彪言语铿锵地说。
服务企业: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该局秉承“提前介入、政策引导、及时注册、跟踪服务”的服务理念,对企业筹备、设立和经营过程中涉及登记职能的事项开展跟踪服务,并确定专人负责,做到资料齐全马上办、资料不全指导办、紧急项目加班办、特殊项目跟踪办,在第一时间为企业提供注册服务。今年年初以来,该局先后为投资2.5亿元的博爱县莱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华智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博爱县溢源粮油购销有限公司、河南远程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及时办理了营业执照,使这些引资大项目顺利落地。
该局还实施了“商标富农、商标强企”两大工程,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和“本地知名、全省著名、全国驰名”的梯次发展结构,通过强化行政指导、开展上门服务、落实帮扶责任、注重协调沟通等措施,指导帮助好友轮胎公司和河南伊赛牛肉股份有限公司争创驰名商标,指导帮助5家企业争创河南省著名商标。目前,该县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今年新登记公司228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225户。
严管市场:构建食品安全体系
建立网格化监管网络。该局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工商所辖区划分为若干区域网格,并将区域网格食品经营者落实到具体的监管人员。通过各工商所长与专管员、专管员与经营户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工作督察等形式,明确工商所长为食品安全监管第一责任人、专管员为具体监管责任人、食品经营者为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人。同时,该局建立专管员日巡查、工商所周检查、局月督察的工作机制,初步实现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全天候、无缝隙监管。
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该局相继开展了元旦、春节、五一、六一、端午、中秋、国庆等节日和校园周边、旅游景点、农村等食品市场及问题乳制品、“瘦肉精”肉制品清查、一次性餐盒、非法滥用食品添加剂、酒类、沙琪玛、含邻苯二甲酸酯食品、保鲜膜、食用油、黑窝点等专项整治行动,共查办食品案件69起,进一步规范了食品市场经营秩序。
规范秩序:净化市场经营环境
深入开展“红盾护农”专项整治行动。该局根据农业作物时令,适时开展了“红盾护农保春耕”、“红盾护农保夏播”、“红盾护农保秋收”专项执法行动,对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农膜等农资商品进行了重点检查,严厉打击经销不合格农资、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假冒他人厂名厂址、虚假广告宣传等农资市场违法违章行为。今年年初以来,该局共出动执法人员387人次,检查各类农资经营户475户,查处取缔无照经营8户,查处农资违法案件27起,切实维护了全县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深入开展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今年年初以来,该局加大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涉农及涉外商标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食品、药品、酒、饮料、农资等假冒侵权商品的违法行为,共出动执法人员532人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828户,查处驰名商标侵权等各类商标侵权案件7起,没收销毁侵权商品169件,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如今,一股主动服务、创新服务、优质服务之风正在博爱县工商系统形成,春风所到之处,经济转型鲜花盛开,跨越发展千帆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