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金城 刘岩海 王春来
12月2日,刚刚收到6000万元贷款,解决了流资紧张问题的焦作大用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薄兴派感慨地说:“感谢农发行送来的‘及时雨’。截至10月底,我们公司已实现销售收入92804万元、利润2581万元。焦作大用公司之所以能够一步步做大做强,与农发行修武县支行几年来的大力扶持密不可分。”
随着粮棉市场化改革和金融改革的深入,农发行的职能也进行了转换,贷款投向由过去单一的粮食等农产品收购逐步延伸到粮食加工等领域,从政策性封闭管理逐步走向市场商业化管理。近年来,该支行坚持“两轮驱动”的业务发展战略,在支持新农村建设和粮棉油全产业链发展上取得了良好业绩。该支行充分发挥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骨干作用,始终把夏粮收购资金供应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积极落实贷款资金,今年共投放夏粮收购贷款5600万元,收购小麦2863万公斤,确保了农民及时拿到售粮款,实现了农民、企业、政府、农发行“四满意”。
该支行始终把有效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把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作为实现有效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加大了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焦作大用实业有限公司的贷款支持力度,实现了银企双赢。焦作大用实业有限公司是修武县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之一,其“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符合国家支持三农的发展方向。该支行便将其定为重点扶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该公司入驻修武就开始介入,于2006年4月向该公司首次发放贷款7000万元,积极扶持该公司“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随着大用公司的不断发展,该支行的贷款支持也逐年增加,今年向该公司公开授信1.6亿元,保证其生产资金所需。有了贷款的强力支持,大用公司规模和产能逐年增长,效益也逐年提高。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1600余人,发展肉鸡合同放养户3000多户,使当地农民每年增加收入4000多万元。
在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该支行不断扩大业务领域,新业务贷款规模得到合理扩展。该支行对河南大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贷款5000万元,帮助其完成淡季储备化肥5万吨;支持修武旅游业第二次创业,向云台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发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项目贷款5000万元,支持方西路改造工程;将贷款触角伸向农资流通领域——河南中农农资储备物流有限公司,向该公司发放固定资产项目贷款3000万元,积极拓展农村流通体系建设项目,支持该企业经营农资储备、物流、批发、零售等。
该支行在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自身经济效益也显著提升,由一个亏损小行发展成为年实现利润数百万元的赢利银行,贷款余额由建行初期的11488万元发展到目前的32217万元,增长了2.8倍;截至10月底,已实现利润676万元,人均39.8万元,成为颇具实力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骨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