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创业不易,可我是幸运的,在创办东渠村澡堂和十八里井管厂期间,市里和乡里的创业指导员不仅帮我协调了场地和技术,还指导我申请了大学生村干部创业资金,如今井管厂年收入十几万元。”11月24日,沁阳市王曲乡东渠村村长助理李国强说。
李国强的创业成功在沁阳市并不是个案,该市实施的“5+1”创业模式,让120余名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成功。
“5+1”创业模式,即确定一名组织部领导班子成员,对大学生村干部进行政策引导,协调落实土地、资金、技术等创业环境问题;选派一名党员后备干部到村指导,带领大学生村干部一起创业;选派一名乡镇班子成员联系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及时帮助解决需要地方政府支持的问题;选派一名创业有成的党员能人帮带一名大学生村干部,主要在创业示范、发展项目等方面提供服务;协调一名相关专家与大学生村干部结成师生对子,进行全程技术指导服务。 (陈蕾 丁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