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党报热线 上一版3
蔬菜遭冷遇 各方送温暖
女性多吃鱼
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板车塔吊超高拽断线杆
拦路线缆扯翻城管队员
家电以旧换新和生猪屠宰投诉居多
未来三天受冷空气影响
最低气温将降到-6℃
2012年度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
执业资格考试20日起报名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1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蔬菜遭冷遇 各方送温暖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图为爱心人士在地里帮助菜农拔大葱。    本报记者 王龙卿 摄

  本报记者 王龙卿 方家禾

  连续多日的雾霾后,12月8日太阳又出现在天空中。武陟县嘉应观乡二铺营村,因为太阳,也因为各方爱心更显温暖。通往农田的路,由于踩踏的人骤然多了,更加泥泞。

  农户王同顺不懂网络,他没想到自己找朋友发的求助卖菜的网帖,短短两天,引来百余个咨询电话,且各路媒体记者、网民、爱心人士络绎不绝地来到现场。

  农户间互相谦让“出镜”机会

  12月8日上午,记者在王同顺的带领下前往菜地。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没有急于把记者领到自己的菜地,而是把“露脸”的机会留给了同村其他两名农户——张常有和张同战。通往他们菜地的路容易通行一些。“都是一个村的,看谁家的都一样。”王同顺说。

  不过,他们显然也很清楚,谁“露脸”多,谁的菜也许就会先卖掉。张常有、张同战与王同顺商量着:“你站在我们的菜地让记者拍,就说是你的地。”他们觉得王同顺搞外联工作比较辛苦,不愿抢了他的“镜头”。三个人就这样谦让起来,似乎忘记了正事——推销滞销的大葱和萝卜。

  每天最关心天气,怕菜热,也怕菜冷

  34岁的张常有,家有4口人,15亩地。其中7亩种粮食,8亩都种了菜。除了一亩多的白菜和萝卜、两亩多的大葱都已堆放在家里,地里还剩三亩多大葱。“家里放不下了。”他说,“这是我连续第三年大面积种菜,前两年,早一个月,都有外地人过来把菜收走了,价钱还不低。今年种菜真亏了,贵贱都没人要。”

  张同战家有7亩多地,种的全是大葱,趁着昨日天气好,他一早就组织同村20多名村民,一起去帮忙拔大葱。“不敢再在地里放了,天冷葱冻在地里就要坏掉了。”虽然“帮工”们都抱着义务劳动的心态,但张同战还是坚持要给每人60元工钱,他说不能让人家白干。

  只管种菜,丰收时坐等蔬菜经纪人来收购的日子已不再有。农户着急也没办法,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关注天气预报。“就拿大葱来说,天热了,拔出来怕放坏;留在地里,又怕天冷冻伤。”张常有无奈地说。

  个人散户不比郑州“萝卜哥”,爱心人士不愿白拿

  在赶往二铺营村的途中,记者遇到了我市的爱心网友“退伍兵”、“汉口路22号”、“多情”等人。王同顺找的发帖人和“退伍兵”是未曾谋面的多年网友,得知这一情况后,“退伍兵”在几大网站、社区、微博和QQ群等进行了推广和转发。

  不懂网络的王同顺前段时间偶然在电视上看到郑州“萝卜哥”的事迹,就萌生了求助网络的念头。郑州“萝卜哥”是一个人承包了上百亩的地,王同顺发现自己在数量上没办法和人家比,便将同村和附近几个村落的滞销蔬菜面积进行了大概估算和统计,所以才有了300亩萝卜和1000亩大葱的数据。另一个没办法比的是,郑州“萝卜哥”免费送萝卜配售红薯,而他们这些个人散户达不成统一意见,也不比大户的“大方”,所以不能免费送,只是想尽量减少损失。比起郑州“萝卜哥”遭遇的哄抢,焦作地区的网民、爱心人士都比较自觉。“今天主要代表网友团来考察一下,来一趟不容易,先捎走一点。”张常有和“退伍兵”、“汉口路22号”一起抽了几把大葱,张常有不要钱,但他们非要给,不愿白拿。

  此事引官方、民间和网络同关注

  昨日11时许,二铺营村党支部委员吴保军闻讯赶到地里。“今年很奇怪,村里1000余户人家,大面积种菜的大概有10多户,比去年还少,反而卖不出去了。”吴保军介绍,除了滞销的蔬菜、玉米和花生外,这些农户普遍种植的农作物,目前收购的也很少。

  记者发现,几乎家家户户的外墙上都挂满了玉米穗,在阳光的照耀下,金灿灿的很喜人。“花生好多都发霉了,每家都有三五千斤。往年卖到三元多,今年两元多,价格太低了,好多人不愿卖。今年由于雨水多,也影响了花生的产量,而且种花生的成本比玉米高。”吴保军说。

  随后,记者赶到嘉应观乡政府,主管农业的副乡长李合恺不巧在外工作。电话联系上后,李合恺表示,乡政府已经注意到了蔬菜滞销的情况,并且已经联系了县农业局协商帮助发布相关信息。

  农户有难,牵动着官方、民间和网络人士的心。“中国农享网”、“焦作多情网络电视台”、“焦作社区”等网络平台都在一边积极和农户联系,一边组织网友帮忙购买。我市两家DM直投广告杂志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免费为农户发布信息。

  12月8日下午,得到最新消息:焦作市蓝波湾量贩有限公司生鲜采购部经理孟斌也已经派员工到现场考察过,一旦田间容易通车,就过去购买。孟斌告诉记者:“王同顺、张常有和张同战三家的蔬菜,我们全买下都没问题。”

  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的进展。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