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乔 桥 孙 亚
12月7日一大早,笔者就来到焦作供电公司农电服务中心王封供电所进行采访。
8时30分,所长王俊武正在开会布置本月的电费回收工作,于是笔者决定跟着电工去体验一下收电费的工作。王俊武不假思索地说:“王煤矿和刘小保是我们所里的典型,跟他们去肯定没错。”
10分钟后,两位电工师傅身穿工装、头戴安全帽,开始把脚扣、安全带和工器具往电动车上放,笔者诧异地问:“不是去收电费吗?怎么需要带这么多东西?”“进一趟山不容易,这些东西必须带。”刘小保回答道。
他们所管的辖区王庄距离供电所有6公里左右的路程。电动车行驶了约一半的路程后,水泥路变成了砂石路,泥泞湿滑,根本走不成,只能相互搀扶着向前步行,不一会儿工夫,大家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不能等路干了再来吗?前两天刚下过雨,这路实在太难走了。”笔者问道。“收电费的时间是固定的,群众们都知道今天收电费,见不到我们怎么能行?加把劲,翻过那个山坡就到了。”两位电工师傅一边为笔者打气一边解释道。一个半小时之后,笔者和两位电工师傅终于到达了王庄。看着沾满泥浆、已经看不出颜色的皮鞋,笔者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的苦笑。
11时左右,王煤矿用村委会的高音喇叭通知村民们前来缴电费。很快,村委会门前站满了前来缴电费的群众。看着他们与两位电工有说有笑的场景,俨然就是村里的一员。
临近正午,他们手里还有9张单据没人来领。王煤矿说:“这几户大部分是上了年纪出行不方便的老人,也有的是实在忙顾不上来缴的,我们得上门去收。”当走到村东一个破旧的院子前,王煤矿说:“靳大爷老两口身体不好,长年吃药,他们的电费我们替他们缴了。”
最后一户是位于村外一个大型的饲养场,主人靳黑蛋听见声音快步迎了出来:“心想着你们今天要来,俺一直在等着呢,天冷了,俺担心因取暖用电负荷大而导致停电,快帮俺检查检查设备。”随后,两人拿出工具开始工作。
40分钟后,饲养场的所有线路及用电设备检查完毕,并更换了一个损坏的闸刀盖和节能灯。临行前,靳黑蛋悄悄地对笔者说:“这两位可都是老好人,你们一定要好好报道。”
13时20分,电费全部收齐。两位电工师傅拿出随身带来的馒头、榨菜和笔者一起吃午饭。“山里没有饭店,要说我们到谁家都能吃上饭,但是如果去了心里总觉得不踏实,这不让你们也跟着受罪,真是不好意思。”王煤矿一脸歉意地说。
吃完饭,他们又前去巡视10千伏线路。17时20分,天色渐暗,我们终于踏上了返程的路。望着山坳里家家户户亮起的灯光,王煤矿和刘小保满足的笑容里透着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