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金龙 武文霞
初冬,在焦作这块广袤肥沃的土地上,小麦已经吐露出了油绿的新苗,在为大地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昭示着来年的丰收。温县番田镇小吴村农民张新房悠然地来到地头,眺望着雨后邮政万亩示范田内自家的田地,今年夏秋两季小麦和玉米的收成让他从未有过像今天这样对丰收充满信心。
就在去年,眼看已经成熟的小麦即将迎来随时可能到来的雨水,可合作社雇的联合收割机已经人歇车不停、昼夜不息地在镇里工作了两天,自家的地还得再有一天两夜才能排上队,急得张新房搓手顿脚。好在天公作美,没有耽误了收成。就在他为下一季的农活犯愁时,市邮政部门开始在县里建万亩示范田。当听县农业局的工作人员说,邮政部门将从种子、化肥的优选配送到田间管理进行技术指导,甚至连收割、卖粮都提供全程服务时,老张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同邮政部门签订了协议书。
没想到,还没到播种的日子,邮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带着县农业局的高级农艺师来到镇上,现场为示范田的种植户培训小麦种植技术,还带来了根据测土配方结果专门生产和提供的种子、化肥,这可让老张悬着的心落下了一大半。以前,就为了选种子、选化肥,老张可没少费工夫,农科所、种子公司、化肥商店、农技推广站没少跑腿,还得四处打听乡里乡亲都播的什么种、施的什么肥。这下好了,最起码咱信得过县农业部门的农业专家,还省去了不少工夫钱。
这不,去年9月份,到了播种的季节,邮政部门带着联系好的农机和最好的农技师,对示范田进行了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对大家进行了技术培训。在增温保墒、蹲苗壮长、返青保墒、抽穗灌浆的关键时期,都能看到邮政人员和农业专家在地里忙碌的身影,比种自家的地还操心。老张说,自己可从来没有这样种过地,种子、化肥、农机、管理,几乎什么都不用自己操心,邮政部门的服务车拉着物资直接开到了地里头。到了收获季节,邮政部门又带着收割机进行了统一收获,扣除农机成本,一年的收成就装到了自己的口袋。且不说示范田里自家的8亩地平均亩产达到672公斤,增收了近1000元,光是把小麦装包送到村里的粮食收购站,自己一家人就再也不用一起上阵忙活了。
在全市,6.3万亩邮政示范田使近万户像老张这样的农民成为获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