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11月份CPI创年内新低
2011年,迈进微时代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增至8.9倍
中国入世十周年高层论坛举行
人不能同时坐两把椅子
今年我读过的书
我就是这样看世界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持调控
放走青春的余温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2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我读过的书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雨 山

  2011年即将过去,你完整地读过哪些书?有什么心得体会?进入12月,我忽然想到了这个问题。凭借记忆和读书笔记,给自己读过的书做一个总结,我觉得很有意义。于是,记忆的闸门打开了,那些书,那些文字又浮现眼前。

  《我与地坛》

  今年1月在网上得到史铁生辞世的消息后,我含着眼泪重温《我与地坛》字里行间对生与死的认知,品味人生诸多的酸甜苦辣和厚重而又博大的母爱。孔子曰:不知生,焉知死。而我从《我与地坛》中感受到的是:不知死,焉知生。记得史铁生先生曾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我想,真正想通死这回事儿的人才能有这份从容与洒脱,而这样的人毕竟不多。《我与地坛》像一个充满智慧的年迈长者,在向你平静地诉说着生死的奥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激情,挣扎,受难,不安,恐惑,警醒,每一个字都在努力表达着自己的见解。

  《鲁迅三兄弟》

  记得读完《鲁迅三兄弟》一书是在暮春的傍晚,远望夕阳西沉,恰有微风拂面,不禁掩卷沉思。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周家三兄弟,他们的成就和思想影响了近代中国,阅读他们真实的人生,窥见中国百年历史之一斑,心中陡然生出某种难言的感触。老大周树人,即家喻户晓的鲁迅先生,生性耿直,爱憎分明,劲若斗士;老二周作人,温婉、儒雅的大学者和智士,可惜人生垂暮之年,沦为日寇汉奸;老三周建人,勤奋好学,凭着对生物学的爱好自学成才,新中国建立后,历任政府要职。从阅读这三兄弟,也是伟人前辈的人生经历中,我学到求学、做人和作文的道理。

  《三毛的最后一封信》

  在三毛离世的前几天,她偷偷将人生中的最后一封信夹在她的新书《滚滚红尘》中,送给来医院看望她的挚友眭澔平。以后的20年中,眭澔平先生踏上三毛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和未完成的旅途。在那些地方找到“三毛”,与之对话,谈文学、谈音乐,谈旅行,谈梦想……三毛的书,她的游历是给每一个读者留下的信,我能从中读到她与世界的约定,与时光的约定,那就是要爱,要深爱。她也用这样美好的声音说:“如果有一天我想自杀,都是因为我太热爱生命了。”

  《背包十年》

  真的庆幸这个世界上还有小鹏这样勇敢的人,用自己的青春、生命去实现旅行梦。他是中国职业旅行第一人,2001年大学毕业后辞去固定工作,开始个人背包旅行,先后背包走过荷兰、英国、法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足迹踏遍30多个国家和地区,小鹏在行走中思考,在没有前人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摸索出一条职业旅行者的道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旅行不可能成为职业,更不可能成为人生,但是总要经历跟旅行相似的一些事情,比如生活中也要不断地思索,再比如人与人之间爱的传递。如何看待人生,丰富自己的人生,是每一个人都要想明白的。

  《有味》

  长沙附近有一个小镇叫做靖港,那里有条河叫做沩水河。靖港紧邻都市,却固执地保持着自己的生活节奏。著名主持人汪涵写的这本《有味》中,用散文的笔法描写糍粑、香干、古琴、木盆、秤杆、弓箭、油布伞、墨条、折扇等传统老物件的制作过程,用悠远的文字回味过往,借以表达对人生的态度、对亲情的眷恋、对事业的感悟。在靖港,开门即是闹市,关门即是深山,依汪涵所言“更加安心地过有味的日子”。在这本书里,他所思所感都在雅趣之间,有一番待秋画梅的景致,读来有枝柯扶疏的孤寂与放达,可作散文小品闲赏,亦可作为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和艺人的窗口,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消失的边缘。

  《老北京那些事儿》

  读这本书一点儿也不会因为时间久远而觉得难解或者无趣,因为,它用的都是妙趣横生的京韵京味语言,既有美文,又配有美诗,还有一幅幅耐看的图画。老胡同里曾经盛行的五行八作,两位作者用感情针线连织,用真实脉络链接,每一篇文都如一盘美味佳肴,值得细细回味。 卖布挑子、瓷儿挑子、馄饨挑子、卖扇挑子、剃头挑儿、果子干儿挑子、西瓜摊儿、烤白薯摊儿、行医的、贩鱼的、抖空竹的、糖炒栗子的、吹糖人儿的、变戏法儿的、卖水的……它们曾经是老北京日常生活里不可或缺的行当,是一道道淳朴美丽的风景,承载着老北京买卖人和普通百姓古朴、诚实的市井民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