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智 本报通讯员 薛德安
水运决定命运,水情决定市情。孟州人这样诠释水与孟州人、水与孟州市的关系。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孟州市以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党的惠民政策为契机,务实苦干,大兴水利,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资源水利、可持续水利转变,为孟州经济、社会、民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
水利工程筑牢农业根基
孟州市西有丘陵南有滩,中东北部是平原,缺水少雨。以最近3年为例,孟州市的年降雨量分别只有407.9毫米、585毫米、500.4毫米。
为筑牢农业发展根基,近年来,该市在水利建设方面的投资高达2亿元,新打配套机井919眼,修硬化渠81.8千米,发展节水灌溉面积7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万亩。
近几年,虽然旱情严重,但该市粮食生产却连年获得大丰收,去年该市小麦万亩集中连片示范区,平均亩产量达到686.5公斤,谷旦镇禹寺村高产攻关田亩产达到725.2公斤。今年,该市小麦10万亩集中连片示范区,平均亩产672.5公斤,城伯镇子昌村示范田亩产突破728.9公斤。
孟州市连年取得了粮食高产稳产的好收成,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得益于水利的强力支撑。
2009年春,旱灾肆虐,该市30多万亩麦田嗷嗷待哺,孟州市及时启动抗旱应急夺丰收灌溉工程,该工程总投资520万元,在短短30多天里,孟州干部群众夜以继日建设了27处固定提灌站和92处移动提灌站,新增灌溉面积3.8万亩,解除了广大农民的灌溉难题。槐树乡油坊头村提灌站建成时,村民们像过新年一样放起了鞭炮,村委会主任李高社激动地说:“俺村40多年不能浇地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10万人吃上“安全水”
孟州人均水资源仅477立方米,属重度贫水区。孟州一些村庄特别是岭区老区村庄的群众饱受“吃水难”之苦。“山沟沟泉水一点点流,提起哪个吃水心里愁……”民谣里透着诸多的无奈与辛酸。为破解群众的吃水难题,孟州市强力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先后投资4629万元,实施了14批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0余万名农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赵和镇还封村是个仅有400多户人的岭区小村,由于原先村里水质有问题,患牙龈病、粗脖子病和癌症的人很多。该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建成通水之际,全村人高兴得像过年一样,80多岁的石立恒老人感慨地说:“党和政府给俺村打了吃水井,实现了几代人吃安全水的梦想。”
7000万元拆除“水上炸弹”
孟州西部岭区有18座中小型水库带病运行,就像18颗“水炸弹”悬在全市百姓的头上,时刻威胁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拆除“水炸弹”,孟州市自筹资金200多万元,聘请专家对中、小型库进行堪测、论证,编制除险加固报告,跑部进京跟催项目,目前已有10座水库下达了除险加固投资计划,总投资达7537万元。这10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不但有效提高了抗灾能力,而且还可在汛期增加蓄水7000万立方米,用于农田灌溉和回补地下水。
17亿元打造“大水利”
随着孟州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全方位推进,水利的瓶颈制约问题日益突出。构建纵横南北、贯穿东西、覆盖全市、支撑孟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水利格局,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水利保障,成了孟州人的必然选择。该市聘请省水利专家高规格编制了《孟州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按照防洪减灾、民生水利、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四大系列,共编制了52个项目,投资总规模达17亿元,其中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6个,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3个,上亿元的项目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