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刘正文
2011年12月11日,是一个值得所有新区人铭记的日子,也是一个在新区发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
当天下午,我市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在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先期投资23亿元的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焦作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焦作新区。这是我市和央企战略合作的又一力作,将对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业规模和竞争力、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中原经济区先进装备制造业示范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大项目给力转型
新区要发展,大项目引领是关键,特别是行业巨头引擎的带动作用必不可少。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新区的发展已经到了转型的关键时期。
经过近一年的深入沟通和洽谈,我市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达成共识,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决定在焦作先期投资23亿元,建设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焦作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该项目规划面积800亩,初步选址在焦作新区中原路东、黄河路北。项目拟于2012年开工,建成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50亿元,创利税3亿元。项目具体内容为:中高端液压支架等矿山装备项目,投资16亿元,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创利税1.8亿元;年产40万支汽车车桥项目,总投资7亿元,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创利税1.2亿元。
与兵器集团“联姻”,犹如加入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舰队,将大大提高我市经济发展的能力。在今后的发展中,凭借着这艘“巨舰”的雄厚实力,新区一定会乘风破浪,成功建设省内第一、全国一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示范基地。同时,必将拉动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迅猛增长,也为我市运输、餐饮、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机遇。而纷至沓来的人才和工人,也会加快我市城市人口的膨胀,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精心筑巢引来凤栖
投资23亿元的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焦作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成功落户新区,是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科学决策、精心谋划的又一硕果,也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奋斗所取得的又一胜利,更是全市人民扎扎实实、锲而不舍、奋力争先精神的集中体现。
早在一年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把先进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全力推进。
对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焦作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我市从上到下格外重视,不管费多大的劲儿,一定要把这个项目搞成,大有破釜沉舟之势。在与兵器集团一年时间的接洽中,市领导亲临一线,多次披星戴月赶往北京,不辞辛劳地拜会兵器集团负责人,诚心诚意与他们交友,推介焦作,以突出的优势彰显焦作的实力。
对于项目遇到的重要事项,市主要领导都深入研究,多方听取国内外知名专家以及各方的意见,重大问题亲自过问、亲自落实。
在这一年时间里,市领导、新区领导及市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在焦作与北京之间来回奔波,不辞辛苦地招商、夜以继日地挑灯夜战、带病坚持的工作状态,这些超前的辛勤付出,终于打动了兵器集团领导层,赢得了制胜的先机,促成了项目成功签约。
成功缘于细致周到
兵器集团布局中原的消息,也曾让其他省内兄弟城市极为动心,并不惜代价努力争取。最终,该项目落户焦作。这一方面得益于我市充分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形成突出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得益于全市上下扎扎实实、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
为强力推进,我市成立了项目推进领导小组。新区更是竭尽全力,专门成立对接领导组,下设有资金、土地、宣传、服务等小组,全力以赴搞好服务。
为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我市结合自身实际,充分挖掘、整合环境、土地等各种资源,通过统一协调,有机聚合为一体,壮大了竞争实力,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形成了强劲的合力。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连续作战的精神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为项目成功引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基础性工作;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从所有重要的基础性前期工作做起,以满腔的热情、科学务实的作风、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信任和青睐。这就是我市在兵器集团焦作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上成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