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刘正文
“未来三年,我们将充分用好新区各项优惠政策,紧抓发展机遇,更新发展思路,从发展基础设施入手,在发展中求新求变,打造新形象,为项目建设营造新环境,让我村的经济步入发展快速道。”日前,新区文苑街道韩平陵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韩平陵村地处新区东部,位置相对偏远,是新区两个尚未开发的村之一。村里现有人口1039人,耕地1523亩,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在新区经济大发展的今天,张文喜和该村村委会主任朱普应深刻感到发展滞后带来的压力。如何尽快摆脱落后局面,在三年任期内让村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村两委会经过充分研究论证,制订了完善的发展计划。
该村将首先对村内排水设施、供水管道、道路等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充分利用新区“两个一分地”的优惠政策和旧村拆迁补偿意见,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集中安置工作;紧跟新区快速发展的步伐,进一步理顺思路,全面支持新区项目建设,以项目入驻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搞好土地流转工作,增加农民收入,计划用2~3年时间,利用穿越该村两公里长的高压走廊下的土地,引资农业项目,进行联合开发,形成“公司+农户”、“企业+农户”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