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正文 通讯员张攀)今年年初以来,新区在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支撑作用,围绕城市需求调整农业结构,以城市发展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高效设施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助推了城市化进程。
新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谋划建设了一批现代农业项目,重点发展大棚蔬菜、特色林果等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大力开展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建设,着力促进产城融合,助推新型农业现代化。目前,新区有蔬菜种植合作社4家、林果种植合作社3家、饲养合作社5家、标准化饲养场3家;蔬菜大棚700余座;露天蔬菜种植400余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集约规模效应初步显现。焦作市万山种猪有限公司是以种猪繁育为龙头,集生猪生产和饲料加工为一体的大型养猪企业,是新区最大的规模饲养场,现有固定资产7000余万元,猪舍16栋,面积2.1万平方米,猪存栏3.5万头,年出栏5万头,年综合产值1.1亿元。
新区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大力发展集中连片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新区有农机专业合作社5家,总注册资本600余万元,资产总值900余万元,入社社员150户,辐射带动农户500余家,共有大型农机322台,承包农场和流转农户土地3270亩。永治屯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河南沙醴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引种晚秋黄梨,由公司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仅此一项,入社农户年每户可收入1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永治屯的辐射带动下,新区的韩平陵、张建屯等村新发展晚秋黄梨种植50余亩,目前已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