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鲁 茜
“大侠就是大侠,挂了电话才几分钟就到了!”12月15日上午,正准备给儿子婚礼接电的中站区龙翔街道办事处赵庄村郜加林老汉调侃着对周围帮忙的村民们说。
郜老汉口中的“大侠”其实是焦作供电公司农电服务中心王封供电所农电工刘连,今年47岁,已经在农电工的岗位上摸爬滚打了30年,大家之所以叫他“刘大侠”,是因为他平时虽然不爱笑,但有着一副热心肠和大侠般雷厉风行、率真耿直的性格,只要是谁家有了困难,他二话不说,拔腿就去,所以就有了“大侠”这个称号。
王封供电所的线路跨度大,多在山路崎岖处,刘连负责赵庄、北业两个村,有居民户200余户、8台变压器、50公里供电线路。平日里,刘连巡视线路回来就会腰疼好几天。可他却笑着说:“大侠也是人,不可能没有小毛病。”
遇到事故多发时,“大侠”的作用就显露出来了,装表、接线、抢修、维护、维修电器……常常是从早忙到晚,只要有求助电话打来,几分钟后准能见到他的身影,可在自己家,连换灯泡这种小活也落在妻子一个人身上。
工作中,“刘大侠”给自己定了个铁规矩,不论春夏秋冬,每星期都必须把所有台区、线路查看一遍,把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此外,他还有一个老习惯,工具包不离身,无论骑车还是步行,一双眼睛总是不停地往路两旁张望,观察线路,用他自己的话说:“只要家家户户都有电,我才能踏踏实实睡着觉。”
其实叫他“大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只要看到有困难的群众他就要帮一把。赵庄71岁的村民王玉英,儿女都在外地打工,剩下老人自己在家生活,吃饭常常是有一顿没一顿的。刘连得知情况后经常主动上门照顾老人,帮她维修线路,陪她说说话。
目前,正值“度冬保电”,“迎双节、保供电”的关键时刻,刘连像往常一样依然穿梭在用户之间为他们排忧解难、维修线路。他那黝黑的面庞、瘦弱的身材、朴实的言语,在冬日的寒风中显得更加温暖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