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抚平心灵的伤痕
一名残疾人的精彩人生
让教育因我更精彩
图片新闻
人才荟萃振兴古都城
扎实做好信访工作
弘扬八种风气
打造一流队伍
学习宣传《行政强制法》 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守得青山听松涛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抚平心灵的伤痕
—— 来自唇腭裂患儿心理工作者的报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陈作华

  沙盘游戏,折射出心灵的荒漠;测评答题,显露出心理的阴影。

  “唇腭裂患者不仅伤在脸上,还伤在心里。因此,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既要弥补生理上的缺陷,也要抚平心灵的创伤,否则他们就无法回归社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近日,在省第二慈善医院社会心理教育及支持工作坊,该院副院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谢晓红对记者说。

  先天性唇腭裂患儿懂事以后,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心理障碍,表现为不愿与人交往、性格孤僻、情感淡漠、敏感多疑,若不能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就有可能发展成抑郁性、焦虑性神经症甚至精神病。同时,生育了唇腭裂孩子的家长也会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相当多的家长还会出现不良情绪反应。

  正因为如此,该院对所有入院治疗的唇腭裂患儿及家长都要进行心理测评,并形成评估报告,附于病历中,对存在心理障碍及不良情绪的人群将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该院自实施“微笑列车”、“重生行动”项目后,已有5000多人次接受心理疏导。

  “一看、二谈、三测评,我们就能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该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小芳说,“看就是观察对方的表情及行为,谈就是与其交流沟通,测评就是借助沙盘和答题等方式了解对方的心理状况。”

  2008年秋,一名来自山东菏泽农村的6岁唇腭裂女孩到该院治疗。由于女孩始终低头不语,刘小芳把她带到了沙盘旁。近万个游戏模具就在手边,可她只在沙盘上摆放了一个小人、一只小狗和一座小桥。“空旷的沙盘显示出这个女孩内心的荒芜与孤独,那只小狗是她唯一的朋友,但小桥却显示了她希望与人沟通的愿望。”刘小芳分析道。刘小芳轻轻地为女孩拢起头发,通过这种肢体语言向她传递温情,几次接触之后赢得了她的信任,两人说的话越来越多。刘小芳随即鼓励她大胆同别人说话,主动问候病友。不久,她与病房里几个孩子交上了朋友,见了护士能主动说“阿姨好”,出院时已成了爱说爱笑的孩子。

  “除了对唇腭裂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外,对部分家长也要进行心理干预。”刘小芳说。

  2009年夏季的一天,刘小芳听人反映,唇腭裂病区有人想跳楼。原来,来自商丘农村的一位母亲带着出生仅6个月的唇腭裂男婴来做手术,术前查出患儿有丙肝,她越发悲痛欲绝。刘小芳来到病房,握住她的手,问她为什么要走绝路。“这孩子出生后就一直没敢让亲戚邻居看,我几次想把他丢掉,几次又把他抱了回来。我在人前抬不起头不说,还怕这孩子把肝病传染给别的孩子。我不忍心让他独自离开世上,就打算陪孩子一起死。 ”母亲道出了自己的心结。“唇腭裂是可以治疗的,而且还是免费手术,你应该感到庆幸才对。至于肝病嘛,孩子只是丙肝病毒携带者,不会直接传染的。”一番开导后,刘小芳又找来有关科室的医生,让这位母亲咨询。母亲心里的疙瘩终于解开了,孩子又成了她的宝贝。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