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张红灿)笔者日前从赵固一矿了解到,该矿不断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持续提升矿井的安全保障能力。
赵固一矿监测监控系统使用的是KJ101N系统,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在井下各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等地点,安设了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门开停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等装置。该矿压风自救系统装备有9台QSI(MM)250型螺杆空气压缩机,总供气量达到每秒410立方米。在矿井西翼的所有采掘工作面,该矿均按要求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米的巷道内、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的地点,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确保每人的空气供给量不少于每秒0.1立方米。
该矿饮用水水源主要是井下两个供水点,供水管路与防尘、防灭火管路共用,且能满足饮用要求。井下供水管路全长2.86万米,皮带巷(其他巷道)每隔50米安设一个三通阀门,保证了供水施救系统的可靠运行。
该矿通信系统由DH-2000型调度通信系统、KT105型矿用无线通信系统和应急广播系统等3部分组成,且实现无缝对接。该矿投资80余万元建成覆盖井下的人员定位系统,并建立记录台账,确保准确掌握井下人员人数及所在位置等,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的统一救援指挥。
该矿还积极按照河南煤化集团要求,制订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划,计划于2012年年底前建立4座永久避难硐室,安装8台救生舱,届时将大大提高井下的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