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未必波澜壮阔,早已润物无声。即将过去的2011年,对山阳区来说意义非凡。一年来,该区认真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切实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抓手,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推进“三化”协调发展,不断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察诸往,知未来,回眸一年来一个个栉风沐雨、砥砺奋进的日子,我们踌躇满志、信心满怀。从今日起,本版将推出《贯彻党代会精神,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专栏,分别从新型工业发展、商贸服务业升级等方面盘点2011年山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亮点,敬请关注。
滚滚寒流,挡不住发展的共同心声;漫漫风雪,挡不住人们迈向春天的脚步。
12月16日,笔者在山阳区采访时了解到: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内,投资3.6亿元的中晶实业高科技纳米碳酸钙项目已经投产;投资3.6亿元的恒艺双喷项目工地一派繁忙,正在做开工前的紧张调试工作……而在一个月前,占地2307亩的修正药业集团焦作制药有限公司中成药生产与LED高新技术产研示范区两个产业园项目才初步通过规划论证……
如今,园区化已经催生山阳区新型工业的规模经济。数字为证:今年1~9月份,该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2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利税4238万元,产销率达100%,增幅居四城区前列。
“园区化是推进工业集中、土地集约、产业集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条件,是实现经济内涵式发展必然途径,更是深入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效做法。”该区区委书记牛炎平如是说。
探寻该区工业园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成功之道,无外乎机制制胜、项目制胜和环境制胜。
园区规模 快速扩张
莫道冬日色惨淡,片片金叶满是诗。立于太行山上,向南眺望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万千气象尽收眼底。
集聚区内“四纵两横”道路框架纵横交错,一幢幢蓝色的标准化厂房正在加快施工,投资3.2亿元,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荣格科技(焦作)工业园等10个项目正加快推进……短短两年时间,集聚区建设从零基础、零配套开始,到今天形成水、电、路配套齐全,集聚区建成区面积已达3平方公里。
从昔日南北高差近80米的荒坡到如今繁花似锦的老城新区,靠什么?牛炎平一语中的:“靠充满活力的机制,靠高效的服务。”
面对总量小、基础差、瓶颈多、资源配套弱等矛盾,如何加快发展,考验着区委、区政府决策者的智慧。为此,该区打出了一套“组合拳”:通过整合闲置企业“找”土地、治理冲沟坡地“造”土地、提高投资强度“省”土地和迁村并点“让”土地等方式,不断挖潜增容扩量,用地瓶颈变成了招商优势,由项目等地变成地等项目;通过倒逼机制,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同步推进,对30多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不断加压驱动,调动了各单位服务集聚区建设的积极性……
巢暖自有凤来栖。目前,该园区入驻项目41个,计划总投资11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2.15亿元;装备制造、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从无到有,集聚区已成全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
“两不”政策 护航园区
开明比精明更重要,服务比资源更重要,诚信比承诺更重要。
“我们就是冲着这里的人来的……”说起投资20亿元的修正产业园缘何落户山阳,修正药业股份公司董事长修涞贵、这个魁梧的东北汉子曾这样感慨。修涞贵忘不了,为了引进修正产业园,牛炎平等领导七上北京,摆优势、叙前景,正是由于这样细致入微的服务和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促成了这一“佳缘”。
无独有偶。“都是老交情,我对山阳区情有独钟。”每次面对为何选择该区这个问题,远大南通集团董事长冯树君都这样回答。投资远大·南北苑、在集聚区建设的恒艺喷气纺项目……冯树君用自己的行动佐证了该区投资环境的优越。
为了护航园区发展,该区创造性地推出了“两不”政策,即入驻项目办理手续不与部门直接接触,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项目征地不与村民接触,由职能部门一条龙办理项目有关手续。同时,该区还对园区项目实行“四个一”,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班人马、一套制度,全程跟踪服务。为了进一步优化集聚区建设环境,该区专门抽调25名工作人员,开展了园区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为项目入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今年1~10月份,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11.3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4.1亿元;企业主营业收入完成12.44亿元,税收完成7633万元。
企业乘法 越做越大
一台台机器设备在安装投产,一车车产品从这里销往国内外市场……走马山阳区各工矿企业,笔者不时感到一股新型工业化的热浪扑面而来。
随着园区规模、功能的完善,园区经济逐步在该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大功率引擎作用,辖区企业的乘法效应逐步显现。
牛炎平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园区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山阳区的必然选择。”
通过战略重组、壮大民营经济等途径,该区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保持工业的“不败金身”。
“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做强做优装备工业。”市十次党代会报告中的这句话,笔者在该区内的青岛汉缆焦作分公司找到了合适的注脚。
从超高压立塔生产线平稳运行到山阳区纳税“功勋企业”;从我市18家高成长性企业到高压、超高压电缆产品销售量列全国电线电缆行业前三位;从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鸟巢到上海世博园建设,都是采用这家企业生产的超高压电缆……而青岛汉缆不过是该区通过战略重组、“腾笼换鸟”的一个模版而已。
豫信机械厂房内机声隆隆、科瑞斯达照明等一大批“高新尖”落地生根、蓝资科技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自主品牌不断涌现,该区现在已经实现由单一资源型工业发展模式向新型化、多元化发展的转变。一张张烫金名片的亮相,支撑着该区从容自信地走向新的工业时代。
园区化带动了该区经济的快速发展。2011年,该区预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3.35亿元,同比增长30%。
“修正药业与LED高新技术产研示范区两个产业园项目预计总投资达56亿元,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创税收8亿元,这必将进一步壮大山阳区的工业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牛炎平信心十足地说。 樊树林
压题照片为建设中的焦作循环经济产业区。 郭建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