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李 涛
本报通讯员 冯全明
“克服职业倦怠,全心全意打造教育事业的激情动力。”
“新形势下教师必须消除拜金观念,形成高度自我约束力。”
“把45分钟当做事业还是工作。”
……
近日,中站区教育局邀请山东新阳光心理教育研究所首席心理咨询师、培训师刘希良为全区800余名教师作了一场“好师德,好师风,好人生”的专题报告会。这是该局打造一流教师队伍而采取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素质,不仅是培养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而且是培养好学生的需要。”中站区教育局局长卢月英说。
今年年初以来,该局不断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思路,坚持抓业务、抓师德齐头并进,全力建设新时期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我们出台了《创建师德师风示范学校的意见》,制定了20多项指标,大力推进全区师德建设。”卢月英说。该局在全区教育系统大力弘扬“八种风气”,设立《八种风气》专栏,目前已刊登了81位教师的先进事迹,并给予了重奖。
中站区教育系统积极鼓励教师钻研教育理论,创新教学方法,掀起了教学创新高潮。许衡中学刘永兴自创的数学“三学四环”教学法,苏国威的语文“四学六步”教学法;焦作十五中积极研究实践“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小尚学校毋苗苗积极探究“自学交流,当堂解惑”教学模式;中站小学郝瑜琴的英语任务型教学法等,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读书学习的人多了,聚众聊天的人少了;发挥潜能的人多了,推诿扯皮的人少了;脚踏实地的人多了,满腹牢骚的人少了;勇挑重担的人多了,拈轻怕重的人少了;创先争优的人多了,满足现状的人少了。”谈起学校的喜人变化,卢月英如数家珍。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的师德竞赛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教师和校长。造店学校教师赵丽莉荣获河南省第三届最具成长力的教师称号;焦作十五中校长吴天峰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先进个人,十五中教师许艳萍荣获河南省教师技能大赛特等奖;中站小学校长芦成林被评为焦作市创先争优青春点将优秀青年标兵;中站实验小学教师李子拢经过答辩面试等严格筛选,被评为焦作市十佳班主任。
在2010年焦作市教育质量表彰大会上,许衡中学荣获初中教育质量一等奖,开达学校荣获初中教育质量三等奖,焦作五中荣获初中教育质量进步奖。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全区教育系统获得国家级集体奖17项、省级集体奖13项、市级集体奖34项;有20名教师获得国家级特等奖,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的教师共543人次、学生116人次;有1名教师获得省级特等奖,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的教师共442人次、学生229人次;获得市级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的教师共785人次、学生154人次。
“一年来,全区教育在‘师德长跑’中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在日前举行的全市实验创新大赛上,中站区教育局作了典型发言,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兄弟县市区的广泛好评。”卢月英的话,既是对中站区教育局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思路的总结,又是对这支队伍发展方向的精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