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安全教育是家长和老师的重要工作。幼儿身体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发育不够完善,身体易受损伤。同时,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极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所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自救技能培养极为重要。
笔者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一是孩子在幼儿园期间,教师要注意幼儿生活细节的训练,比如有序地排队洗手、如厕才能避免互相碰撞,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二是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模仿力很强,他们经常会模仿周围人的举止言行,教师可以开展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比如做游戏、讲故事、绘本阅读等有效教学方法,让幼儿学会粗浅的安全知识。
除此之外,在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家长的配合。因为相当一部分时间幼儿和家长在一起,教师不便于指导。教师要经常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让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逐渐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我保护知识。幼儿的安全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应当成为幼儿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无论老师、家长还是幼儿,时刻不能放松安全这根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