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今日沁阳/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引进市外资金
居焦作首位
我市12个农产品品牌获省市优质证书
图片新闻
我市城市“保绿”上水平
我市打掉一家屠宰生猪黑窝点
强化环保审批 优化发展环境
质监局文件收档率达98%
资产整合增效益
图片新闻
热词
解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为英雄彪千秋
——李成杰老人的宋学义情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作为英雄的故交,李成杰一直以和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相识的十几年为骄傲。从初次见到宋学义直到现在,他几乎穷尽所有的精力投入到英雄事迹的探寻、挖掘和整理当中,至今历四十年而不辍。

  1958年,当时还在《沁阳日报》工作的李成杰第一次见到宋学义时,“只见他完全一副农民形象,个头不高,敦敦实实”,这与李成杰想象中的高大英雄的影子相距甚远。但通过和宋学义深谈,得知这样一位全国知名的大英雄多年来却甘心做一个普通农民,带领乡亲盖房种地,发展经济,把家乡北孔村建设成当时的模范村时,李成杰便立刻被宋学义的高尚人格深深折服了。从那时起,李成杰就将宣传报道宋学义当成自己毕生的工作。

  1992年,随着当年一同参与整理宋学义事迹的朋友、同事们相继去世,李成杰愈加感到了使命的紧迫感。当发现仅仅局限在沁阳地区和现有的材料远远不能满足所需时,他决定将搜寻材料的范围扩大,从宋学义生活战斗的地方、从宋学义的亲人、战友那里去还原最真实的历史。其实那一年他刚刚办了离休手续,加上常年疾病缠身,但心中的那份崇高的敬意又驱使他走上了新的征程。

  为了材料的准确无误,他坚持每一个数字、每一段故事都能找到权威资料和直接见证人。关于宋学义何时出生的说法很多,甚至连他老伴也搞不清,李成杰辗转找到了宋学义的妹妹宋学芝才算有了一个清晰的答案。宋学义回乡后曾经隐姓埋名多年,那么是谁第一个发现英雄的呢?李成杰多方打听,直到2000年7月,在访问原新乡地委副书记张贺兆时,才弄清原来是1951年10月底,由他和县政府秘书科陈由让发现的。就是凭着这种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李成杰不怕苦累,一步步地给我们展现出清晰的英雄人物面孔。

  为搜集更加全面的资料,李成杰采取了一个“栽梧桐引凤凰”的办法,一方面给宋学义当年的班长、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马宝玉故乡蔚县党史办写了封求援信,另一方面翻出旧稿,以宋学义的名义给《党史博览》杂志寄了一篇题为《难忘的狼牙山战斗》的稿子,发表后不久收到了编辑部转来的署名余药夫的对此文的“质疑”。当意识到这个余药夫可能是狼牙山五壮士事迹的现场见证人时,李成杰兴奋无比,立即给余回了一封长信。从此,二人竟成挚友,李成杰后来还帮助余药夫编辑出版了《狼牙山五壮士赞歌》一书。余药夫也为李成杰提供了大量关于五壮士跳崖和宋学义的许多宝贵资料。

  2002年,李成杰终于登上了魂牵梦绕的狼牙山。攀崖爬坡,观看战场的地貌,瞻仰五壮士纪念塔,参观五壮士陈列馆,并到北楼山烈士陵园祭奠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英灵。整个过程,古稀之年的李成杰坚持步行,陡峭处即使需要帮助他也不放弃。

  从狼牙山回来后,李成杰又一次千里跋涉,前往湖南衡阳拜访了当年和宋学义一同跳崖被救起的葛振林,随行的还有宋学义的儿子宋福宝。三个小时的长谈,李成杰又一次重温了宋学义和战友们一起生活和战斗的往事,其中许多细节是他第一次听到的。

  衡阳回来后,李成杰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整理中。他每天早晨四点钟起床,谢绝客人来访,实在疲倦时躺在沙发上,朦胧一会。冬冷夏热,他积劳成疾,甚至得过三次脑血栓。在壮士精神的鼓舞下,李成杰坚持笔耕四个寒暑, 出版了15万字的《英雄礼赞——壮士宋学义的故事》和22万字的《狼牙山五壮士宋学义》。

  如今的李成杰已近八旬,但他的宋学义情结却丝毫未曾动摇。中华民族的伟大,不仅仅是我们拥有宋学义这样的英雄,更是因为有那么多呕心沥血为英雄立史作传的人,他们不为名,不图利,只为了向世人展现那段悲壮的历史,只为了中华儿女的英雄们能够彪炳千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