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丁兵、张娟) 近日,市民政局集中一天时间为全市特困家庭发放临时救助6万余元,救助300余人次。
这只是沁阳社会救助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我市始终把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作为大事来抓,不断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逐步形成了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为基础,以救灾救济、医疗救助、困难学生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济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全方位立体式社会救助体系,使社会弱势群体充分享受到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城乡低保:截至目前,圆满完成城乡低保提标工作,城市低保人均月补差161元,农村低保人均月补差72元。全年共为城市低保对象3893户7464人发放保障金1712.4万元,为农村低保对象7844户17076人发放保障金1835.2万元。
五保供养:将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3000元,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1500元。投入50万元为市中心敬老院安装了急救呼叫系统、电梯等服务设施,设置了无障碍通道,打造全省一流的敬老院。全年共为五保对象642人发放五保金171.6万元。
医疗救助:为839人发放医疗救助金155.36万元。资助2.7万名城乡低保、农村五保、重点优抚对象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医保,参保参合率100%,解决参保资金55.35万元。
救灾救济: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601万元,救济受灾困难群众2.8万人次,发放棉衣棉被1024件。
困难救助:全年共为412名困难大学生、高中生发放助学金60.2万元,救助金额、救助人数位居焦作各县市之首;按照每人每月350元标准,为73名孤儿发放生活补助金29.54万元;为200余名流浪乞讨人员发放救助金6000余元;为困难群众5500余人次发放临时救助150余万元。春节前安排50万元资金为搬迁困难户和困难群众提供生活资助。
一站式结算破解困难群众看病难题:投入40余万元建立了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平台,通过信息共享、网络共联,使新农合、城镇医保和医疗救助三大医疗保障制度实现了无缝衔接、同步结算,提高了救助的便利性和时效性。
“真金白银”,打造了全市的民生保障平台,件件实事密切了党群关系,推进了我市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