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今日沁阳/副 刊 上一版3
泰山正 峨眉媚
我爱高跟鞋
荥阳刘禹锡公园
“禹锡玉兮”石
怀朱载堉
怀川故事
书画苑
我的爷爷奶奶
理财心情
冬季防寒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川故事
□和洪范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三 天缘与地缘里的怀川故事

  (七)晋启南阳之二

  《国语卷十·晋语四·文公出阳人》对《国语卷二·周语中·阳人不服晋侯》作了更为详实的补充。周襄王赐予晋文公的封地,并不仅仅是怀川阳樊等四邑,而是八邑之田,除了阳樊、温、原、攒茅之外,还有絺、州、组、陉等邑。这就是说,周襄王为了奖掖晋文公的勤王之功,一激动,把大周朝的畿内之地,几乎全部给了欲霸中原的重耳。得了天时,占了地利,不怕你不人和的晋文公,眼看图霸之心就要实现,偏偏遇见正好,南阳怀川内有人不服,不仅仅是阳樊不服,还有把他妖魔化的原人。

  原城的城主原伯贯,是大周朝的卿,又是从根到梢本乡本土的原人。周襄王平素就对原伯贯有些意见,而原伯贯人前背后,对周襄王也是牢骚满腹。听到朝廷把原拱手赐予晋文公,原伯贯非常不满,他与亲信策划于密室,点火于大街小巷。先是说晋取阳樊的武夫魏犨,在城里十日三屠,街巷血流成河,路口尸骨如山。又说晋文公亲自点定兵马,马上就要来血洗原城,即刻会兵临城下。一时间,原城老百姓对晋文公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官民一心,军民同慨,誓死与原城共存亡。等到晋文公率部来到原城城下的时候,迎接他的不仅仅是紧闭的城门,同时城头人影涌动,旌旗漫卷,如雷贯耳的叫骂与声讨之声此起彼伏。重耳被骂得怒火中烧,恨不得马上踏平原城,刀剐原伯贯。杀人放火之于欲霸天下的晋文公来说,本是见惯了,也干惯了的事,小小原城在雷霆万钧的晋军面前,摧枯拉朽中,顷刻便会被他收入囊中。这时,大夫赵衰向他进言,认为原人的对立情绪,主要是对晋人,特别是对他本人的不了解、不信任。加上有人从中挑唆,自然是会是眼下这种剑拔弩张的情形。赵衰一语道破天机,晋文公如醍醐灌顶。

  《春秋左传今注今译·僖公二十五年·八·传》中记曰:

  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愿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迁原伯贯于冀。赵衰为大夫,狐溱为温大夫。

  《国语卷十·晋语四·文公伐原》也载:

  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谍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庇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而原请降。

  《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八回说得更为详实:

  到第三日,军吏告禀:“军中只有今日之粮了!”文公不答。是日夜半,有原民缒城而下,言:“城中已探知阳樊之民未尝遭戮,相约于明晚献门。”文公曰:“寡人原约攻城以三日为期,三日不下,解围去之,今满三日矣,寡人明早退师。尔百姓自尽守城之事,不必又怀二念。”军吏请曰:“原民约明晚献门,主公何不暂留一日,拔一城而归?即使粮尽,阳樊去此不远,可驰取也。”文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三日之令,谁不闻之,若复留一日,是失信矣!得原而失信,民尚何凭于寡人?”黎明,即解原围,原民相顾曰:“晋侯宁失城,不失信,此有道之君!”乃争建降旗于城楼,缒城以追文公之军者,纷纷不绝。原伯贯不能禁止,只得开城出降。

  如上三节文字,勾股事实,佐佚补漏,应该说把文公伐原之事已经说清。但是,历史事件的情节与细节中深藏的颗颗人心,是如何真实跳动的?这就须要以对历史的敬畏、对古老之心里的风是怎样的狂飙突起,云是如何的彤云密布,电是怎样的闪烁不定,雷是如何的天摇地动,作一个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或许这样,才能摸得着、看得见,那一节历史事件里,近似于当时原城内外的一粒粒心们,你、我、他在深深的内里那种由阴转晴,以至于蓝天白云。

  原伯贯的煽风点火,出于权力就要失去时的挣扎。原人的愤怒,是对外来政治军事势力的恐惧。老百姓对于政治军事的变动,麻木的是风水来回转,谁当权谁奸,敏感的是自己生活的平安,一亩三分地的收成,锅里有碗玉米糊涂。老百姓已经习惯了家里多年养的恶狗,尽管它恶、它馋、它贪、它有时失去家狗的性情,时不时对人狂吼乱吠,但是,较之门外突然跑进来一只狼,他们的选择,一定还是把恶狗留在家里,慢慢地与它相处。

  晋文公重耳,在原城外被赵衰一语点醒,于是,在围原三日后立即撤兵,撤得不留一人一马,士卒走得干干净净。欲图大业者或者欲霸天下者,首先要真正做到的,应该是不把任何人,任何一块土地,当作自己的对手。包容人、包容天下人,包容一片土地,包容整个天下,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容纳与管理,更为重要的,是于包容与管理中,充盈着自己时时处处表现出的诚信与爱护,以及诚信与爱护中化为崇高目的的伟大使命。晋文公“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的话,应该是言由于衷的,他的“宁失城,不失信”的弃原城而走,在老百姓一双有一双眼里,绝对不是走走花架子的形象工程。任何别有所图的欺骗,都是一张纸包不住的火,一场雪埋不住的死人。他把自己的军队全部从原城周围撤走的时候,死了心不再考虑对原城的占据之后,反而原人大开了城门,你追我赶地去挽留他们进城。天下的事,凡是被人能够做成的,几乎全是在做事之中,对人的企图之心进行了干干静静的割除。任何一点的保留,都会是对成功的减除。

  晋文公骑着高头大马,带领着他的人马,顺着济河向东南方向的阳樊走去,清漪微澜的东流之水,平平静静地流淌着,没有丝毫的企图与匆忙。水们不紧不慢的样子,很难让人想到它们的目的是汇于东海,然而它们最终都把自己融入了海的苍茫。人下决心把自己活得平凡的时候,他就伟大了,谁把自己高高站立在伟大的秤盘里,他永远都只能是再平凡不过的斤两。晋文公或许就是在济河畔撤兵的路上,把这些道理想通了,欲霸中原,雄踞中国的梦想,只能以天地的平常之心,作为自己学习与比对自己的榜样。人们惯常以刚性的实力作为评价权力与能力让人折服的标准,殊不知事缓则圆,柔字最刚。日子比树叶还稠,岁月比江河更长,一件件事脚踏实地去做的时候,速度最快,效果最好。卯足浑身气力,把心儿提到嗓子眼里,意气里非要把事情做成什么样的时候,偏偏是一个不能如愿的事实结果。

  晋文公去晋十九年,颠沛流离全中国,书读了,路走了,人识了,贵人与贤者也为他指路了,但是,他觉得自己人生的悟性,之于他不要说灵枢不开,就连奇经六脉的这里、那里,也还是这里堵了一点,那里不太通畅。他东出太行,可以说在朝廷那里拿到了占据怀川的官方许可证,但是,不等于他占据了怀川十二邑的人心。老百姓聚集起来的那种人心,虽然是再也平常不过的,然而像根草,不温饱,权力、金钱眼不肖的老百姓,最像一方土地的天象与地理,也可以说,就是一方水土的天缘与地缘。

  重耳在怀川南阳,也算是实实在在地领教了。都说怀川人不好打交道,其实特别好打交道。说到底,特别好打交道的怀川人,也真的是不好打交道。

  (待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