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要闻简报
图片新闻
迁出祖居建运河
图片新闻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郑召开
延伸阅读
市直部门决算工作会议召开
小锦涛的平安夜
海南严审高考报名资格 防堵“高考移民”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迁出祖居建运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高小豹

  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谁都难以割舍。可是,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焦作段的搬迁户,马村区安阳城街道东韩王村村民罡晓祥说:“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发展需要发生矛盾的时候,老百姓都能分得出轻重,再怎么考虑自身利益,也要积极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今年60岁的罡晓祥祖辈都生活在东韩王村,1973年他又在村北街建了一所院落,10间瓦房、3间平房是他1990年翻修的,住着一家6口人。2004年,南水北调工程要从东韩王村经过,虽然规划上几经修改河道,但罡晓祥的家都在规划之内。“说实话,刚听说南水北调运河要从自己家过,我心里说不出啥滋味,既有参与国家重点工程的兴奋,更有对祖居的无限留恋。”罡晓祥说。

  据了解,这次东韩王村西头和北街居住的近200户居民需要搬迁,政府对搬迁户的赔偿是根据民房的结构区别对待,赔偿价格在每平方米380元至480元之间,同时在村东北800米处为搬迁户规划了新宅基地。“有些人可能嫌赔偿少,不太情愿搬迁。可是,你想想呀,这是建设国家重点工程用地,还赔给咱钱,要是咱自己翻修房子,没人赔钱不也得干吗?”罡晓祥说,“区农林水利局的人来做我的思想工作,我把他们都劝走了,为啥?咱一个老党员,难道与党组织保持一致的觉悟都没有?”

  罡晓祥1977年当过村里的大队长,1981年入党。他说:“党员要时刻与党组织保持一致,不能混同于一般群众,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要起模范带头作用。”2009年刚入冬,一场大雪飘落,看到一些干部冒雪走家串户做个别群众的思想工作,罡晓祥就带着一家人率先迁出祖居,搬到村南地一饲养场里。“老罡都搬了,咱也走吧!”随后,其他村民相继从祖居中迁出。

  “大叔,你家还有啥困难,我们来帮你……”马村区农林水利局工作人员的登门拜访,让罡晓祥很受感动。“咱搬个家,人家来帮忙;天冷了,人家送煤球;过年了,人家送米面。要说,咱也就是做了一个群众、一个党员应该做的,政府却啥时候都想着咱。”他说。今年,他在规划的新村开始盖房。

  “群众都很有大局意识,听说是国家重点工程,都能积极配合。政府也要体恤群众的困难,在其搬家时派人雇车帮忙。”马村区农林水利局局长常占利说。据他介绍,马村区当时需要搬迁3317户居民,其中农村居民469户2069人,目前他们大都被安置了新房,50%的居民已经入住。

  3米宽的朱红大门,门头石匾上“家和万事兴”5个大字遒劲有力,6.9米高的两层小楼内客厅、厨房、卧室、卫生间和天井错落有致。“这家可以吧!昂——”罡晓祥似自言自语、又似征询记者的话里,流露着他对新家的满意与喜悦。在他家的周围,一幢幢崭新的小楼林立,一个新村初具规模。“这里现在已建有100多幢小楼,虽然新村的街道还没硬化,但已有20多户村民搬进来住了。到明年这个时候,会有更多搬迁户住进来,这个新村就会更具生机。”

  “南水北调工程完工后,那里就是碧波荡漾的运河,咱家门口50米就是美如画廊的绿化带,到时候在河边散散步,锻炼锻炼身体,那生活才叫美呢!”12月24日上午,罡晓祥站在新家的阳台上,望着南面不远处的南水北调建设工地憧憬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