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他四年如一日工作和生活在农村,他积极探索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扎根基层用青春唱响山区之歌。他就是中站区龙翔街道大洼村村委主任助理、大学生村官申大卫。
2007年4月,申大卫被选聘为焦作市大学生村官,分配到中站区龙翔街道大洼村工作。带着激动的心情和满腔的热忱他来到了这里,成为了一名村官,也成为了一名党员。
来村里第一天,村里正组织村民打石头。村干部们心疼这个刚来的大学生,都劝他回去休息。虽然以前从未干过,但他是个年轻力强的小伙子,那些上了年纪的村干部都在干,他怎能退缩。于是他也抡起大锤就和大家一起干了起来,不一会儿手上就磨出了大水泡,但他看到大家都干得起劲,所以就忍着疼痛坚持干到最后,手上被磨出一 个又一个水泡,又一个个被磨破。“我也出身农村,而且年富力强, 别人能干的,我为什么不能干,”申大卫说。
在接下来的2个多月里,他和村里人一起打石头、垒石头塄、清运垃圾等,再苦再累从未退缩。在共同的劳动中,他和村民相互认识、相互学习、慢慢熟悉,也很快融入了这个新的集体。
大洼村是个省级贫困村,为了帮村民脱贫致富,他每天都在思考致富的路应该怎么走。有一天,他在村里转悠,听见了几声猪叫,沿着声音走进一户农家,看着院子里的几头猪,他想到也许养殖业应该是一条不错的出路。经过聊天,他得知村民愿意养,而且自己以前也养过,懂些技术。于是,申大卫便开始积极组织村民饲养,并买来养殖科技书籍送给养殖户,给大家提供技术指导。2008年12月,为了提高效益、降低风险,他又组织大家成了合作社,为大家进行养殖、防疫、销售的指导,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2009年年初,村里把宣传绿化的任务交给了申大卫,可是怎么能让村民积极响应,又成了他的一个难题。大家都知道,树木十年能成材,这么长的投资周期,谁又会来干呢?为了起到带头作用,弘扬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精神,2009年3月,申大卫先自己承包了一片荒山,种了1000棵杨树,开始慢慢尝试。在他的带动下,很多村民也开始种树。这3年来大洼村已种植杨树200多亩,株数2万多棵,桐树40亩,株数1000多棵,核桃树50多亩,1000多棵。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预期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种树可以美化环境,而且投资小、风险小,只要有人带头,大家看到了效益,就一定都会跟着干起来的,”申大卫说。
回顾4年来的村官生活,他感觉在农村里的工作和生活就像是一个碗里的粥,水和面是搅在一起的。有欢乐也有苦涩,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却在一件件小事实事中体现出了工作的意义和人生价值,有时候会感到很累,可是在看到村民们的一张张笑脸时,他感到这都不算什么。“在这激情燃烧的岁月,扎根基层服务农村,任重道远,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干部,在这大山中,我将继续用行动和梦想唱响创业歌,用真情和汗水谱写青春之曲。”展望今后的工作,申大卫满怀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