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职教·创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师专开展2011年度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
怎样炼成职场达人(漫画版)
耿华春:一个“80后”女校长的创业印迹
焦作进校园服务毕业生就业有声有色
2012年赚钱行业预测
创意无止境
五谷也成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心源自服务 效果来自创新
焦作进校园服务毕业生就业有声有色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 (通讯员谢长虹)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了有效服务毕业生工作,近年来,市人才交流中心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走出了一条服务毕业生“三步走”和校园服务“三走进”的创新之路,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既扎扎实实,又有声有色,其经验和做法在全省推广。

  为毕业生送去更贴心的指导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焦作市蓝波湾公司的老总张旭在每一场就业报告会前,都要和毕业生一起高唱《真心英雄》这首歌,以此来激发广大毕业生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要经历挫折的考验,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要以平和的心态走好就业和创业之路。这种寓教于乐的就业指导报告,使毕业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从容面对就业严峻的形势,缓解就业压力。

  为了引导毕业生走好就业之路,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毕业生规划职业生涯,了解就业信息和渠道,掌握求职技巧和方法,提高就业成功率,去年以来,市人才交流中心先后邀请有关就业专家、毕业生自主创业精英、企业老总到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大学、焦作师专等大中专院校进行毕业生就业指导专题巡回讲座10多场,向毕业生们讲解国家就业政策,分析全国特别是焦作本地的就业环境、就业形势,鼓励毕业生尽快就业。同时,利用在校园举办招聘会的机会,向毕业生介绍就业渠道,发布就业信息。市委常委、副市长赵建军在校园招聘会开幕式上,饱含深情地为毕业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就业指导课。他从介绍和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到市委、市政府制定的12条就业政策,从市人事等部门开辟的多种就业渠道,到希望广大毕业生把握机遇、放平心态等,以谈心的方式娓娓道来,赢得了广大毕业生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为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市人才交流中心还通过举办毕业生自主创业表彰大会,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毕业生走自主创业之路;通过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就业辅导讲座,帮助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增强竞争意识,尽快实现就业。

  打出校园招聘的品牌

  如果说就业指导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就业技巧的话,那么搭建平台就是为其提供就业渠道。近年来,该市人才交流中心积极发挥职能优势,为各类毕业生广建就业平台,开展“送岗位、送信息、送政策到校园”活动,有效促进了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尽快就业,近年来先后联合全市各类院校举办了30余场校园招聘会,共提供岗位31000余个,参会单位10600余家次,入场求职毕业生近28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1000余人,收到良好效果。特别是连续与焦作大学、焦作师专、河南理工大学举办的“2009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和“豫北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吸引来自焦作市及周边地区的650多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岗位1万多个,2万余名毕业生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4300多人,取得了校园招聘规模大、人气旺、岗位多、效果好的品牌效应。

  除进校园举办大型招聘会外,市人才交流中心还积极发挥人才网络优势,建立部门与院校、单位与学生的网络资源构架模式,举办“焦作市网络大招聘”活动,每月举办一场全市人才网络招聘大会,招聘活动以省人才交流中心的“中国中原人才网站”为主要平台,联合各县(市)所属人才中心网站,搭建网络交流平台,真正使人才部门的“需”与学校的“供”有机结合,促进大中专毕业生更好地实现就业。

  发挥校园服务的优势

  市人才交流中心确立了“以中心为依托,以学校为前沿”的人才服务理念,先后建立了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大学和焦作师专人才分市场,为在校生及各类毕业生提供免费推荐工作、人事政策咨询、毕业生档案的接收、人事代理办理等各项人才服务,避免了毕业生在办理就业手续时的往返奔波,极大地方便了毕业生就业,提高了工作效率。深入我市各类大中专院校,对毕业生的各类信息进行了详细采集,而后分门别类地建立了毕业生人才库,同时根据毕业生的专业、学历等信息,有针对性帮助毕业生推荐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市毕业生的就业率。建立了就业困难毕业生 “一对一帮扶”援助制度,主动与有关学校就业部门联系,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特点和就业需要,组织开展相应的职业培训、创业就业服务。在困难毕业生最需要关怀的时候,市人事人才部门为部分毕业生捧出温暖的心,送去了大米等食品和3000多元捐款;在毕业生未找到工作时,市人才交流中心的同志伸出热情的手,先后为300多名学生找到了就业岗位;在毕业生找到工作时,又免费为他们办理了档案托管手续,切实促进困难毕业生就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