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胡锦涛会见日本首相野田佳彦
金正恩已开始处理国家全盘工作
打造阳光平台 提升服务效能
金大中遗孀等人赴朝吊唁
伊拉克内政部附近自杀式袭击
致6死39伤
花开杏林 让中医事业福佑百姓
韩国渔船遇风浪沉没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2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花开杏林 让中医事业福佑百姓

  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立坤(中)在新区中医院项目建设现场调研。 何银堂 摄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梁智玲

  【核心提示】

  市中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山阳区成功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市第三人民医院建成“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中医人才培养再上一个新台阶……即将过去的这一年,我市的中医事业发展在多方面都实现了新跨越。中医事业的持续发展,方便了百姓就医、保健、养生,受到了社会极大的好评。今后,我市中医将面临哪些发展机遇?我市将如何继续推进中医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呢?

  争先创优成绩斐然

  基层中医方兴未艾中医队伍发展壮大

  今年,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龙头单位焦作市中医院被省中医管理局授予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打破了我市没有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历史。同时,博爱县中医院也被授予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至此,6所县级中医院,有5所成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市采取多项措施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认真进行医院管理评价,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家住山阳区的王先生很喜欢中医的辨证施治,平常有个头疼脑热,总是先到医院找中医治疗。“这两年中医的发展不错,每个医院都有专门的中医科室,看病方便多了。”市中医管理局局长何银堂介绍,我市积极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推行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快速发展专科建设和中医文化建设,目前已形成了院院有中医特色的可喜局面。

  记者了解到,按照《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标准》,今年我市各级中医院规范管理、规范操作,严格执行《中医医务人员操作规范标准》和《中医护理人员操作规范标准》,开展标准化建设,加强医院管理工作,促进了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及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取得的成绩得到了评价专家组的好评。为突出中医特色,坚持中医医院办院方向,防止中医西化,我市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和已出台的路径方案,要求各家医院加强人员培训,制定适合本院特色的临床路径。此外,记者还了解到,马村区人民医院今年建成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市第三人民医院建成“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在加强医院管理方面,我市还加强了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中医院脑病专科,成功建成了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经过3年专科建设共建成4个市级重点专科,11个中医科室建成了市级特色专科。

  基层中医方兴未艾

  在我市,市民想看中医,不仅可以到专业的中医医院,还可以选择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从市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我市从2009年起开展的创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建设活动,目前已有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了建设标准,并对建设好的达标单位给予了中医医疗设备奖励。同时,根据我市制定的《焦作市推进中医药服务双向转诊工作实施意见》,先期与山阳区、解放区所辖2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积极开展双向转诊工作。山阳区继解放区建成“全国有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后,今年也成功建成了“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使所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整体服务环境改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有力推动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工作。“近年来,我市基层中医事业得到不断发展,为繁荣中医事业发展,方便百姓接受中医医疗打下了良好基础。”对此,市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感触颇深。

  为推动我市的农村中医工作,我市在上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焦作市加强农村中医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农村中医工作。从2001年开始,我市先后有温县、孟州、武陟3个县建成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取得了良好效果。2007年年底,我市成功建成“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市为单位的先进市。

  中医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群众的认可和欢迎。近年来,我市各级中医院均被确定为医保和新农合的定点医院。同时,我市还加大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中医药服务的补偿力度,使更多农民享受到简便低廉的中医药服务。各级政府每年对中医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一些县市还设立了中医专项经费,为中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记者了解到,我市83个乡镇卫生院中,96%设有中医科,46个乡镇卫生院的中医管理科达到了建设标准。自1999年全市乡村医生开展中医知识规范化培训以来,培训率达到95%,培训合格率达到80%,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达到100%。

  中医队伍发展壮大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在推动我市中医药工作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壮大我市中医药的发展,我市十分重视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中医人才队伍的壮大。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针对在职的临床医师,进行了“西医学习中医”培训,提高了临床医师辨证施治运用中医的水平。目前,这项培训活动已举办了两期,全市共有180名西医取得了合格证书。

  这只是我市实施中医人才战略的一项内容。其实,早在多年前,我市就利用焦作市中医药学校的优势,建成了焦作基层中医药知识教育基地、焦作市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该校自1978年成立到现在,为全市培养中医药人员5000多人,培养农村基层无学历卫生人员接受中专学历教育者有2700多名。1999年,我市首次评选出14名“名老中医药专家”,这些专家至今还为我市的中医事业发挥余热;2002年,我市多部门联合开展了“十佳中青年名中医”评选活动;2004年,我市开展了“民间名中医”评选活动,共评选出19名民间名中医;2007年,开展了第二批“中青年名中医”评选暨首批中青年名中医复评工作,共评出13名中青年名中医;2009年,开展了第二届收集民间秘方验方中医诊疗技术暨评选民间名中医活动,共评选出10名焦作市第二届民间名中医,全市名医梯队逐步形成。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共向国家和省推荐中医名医十多人次,其中温县中医院的胡作亮在2009年荣获“河南省名中医”称号。有2位中医被评为“全国农村优秀中医”;有5位同志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中医”;今年又有4位同志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读中医经典,学中医名著”标兵。

  举办中医院院长论坛,集中高层次人才的智慧,也为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添上了浓厚的一笔。近年来,我市连续成功举办了4次中医医院院长论坛,每次都确立论坛主题,充分发挥院长的智慧,为焦作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成为加强院长间相互交流、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交流平台。也为打造中医药发展的凝聚力、指导我市中医药发展的方向作了有益尝试。

  中医发展再迎春天

  中医药改革得到深化、医院管理成效显著、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得到强化、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得到开发……这些骄人成绩的取得,在主管我市中医工作的市卫生局副局长孔祥群看来,还不够。下一步,我市中医药工作如何发展,如何让中医药事业更好造福百姓,我市的中医药事业发展早有规划。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市将继续参与并推进中医医疗机构改革,认真总结经验,使中医医疗机构在改革中得到快速发展。”孔祥群说,中医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我市即将启动第三批人才培养与专科建设规划,制订并按照“焦作市中医人才培养与专科建设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中医人才培养,大力发展中医专科建设,以专科带动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并将确定5~10个市级重点专科、15~20个特色专科建设单位进行第三批创建工作。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市还将积极争当“全国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审批试点市”,推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工作的开展,让中医走进社区、走进家庭。重点推进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通过召开研讨会,确定具体工作目标,利用山阳区李贵作药王庙,将孙思邈文化与焦作怀药文化相结合,选择一个能充分展示孙思邈怀药文化的宣传教育基地,积极向国家中医管理局申报全国中医药文化基地建设项目。尽快启动焦作市中药材资源普查工作,摸清中药材品种、分布与蕴藏量,为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更好地开展利用中药材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中医药事业是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传承中让中医药事业得到提升,让人人享有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更多、更好地福佑百姓!”市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袁树庄对我市中医事业寄予了殷殷厚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