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红 本报通讯员 王战国
核心提示
卫生监督,关乎百姓健康权益。卫生行政执法,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乎政府形象。作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安全卫士”,我市卫生监督执法机关拥有一支“钢筋铁骨”、“火眼金睛”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为确保我市公共卫生安全筑起了坚实的屏障。近日,我市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受到了国家卫生部的高度评价。
练“火眼金睛” 造“钢筋铁骨”
我市实现卫生监督执法零投诉
拥有一支高素质队伍和一套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卫生监督工作也不例外。
我市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该咋抓?“从队伍抓起,从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做起。”主管我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市卫生局副局长程中华一语中的。
为此,我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建立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通过开展各项业务比武、执法礼仪培训、军事训练、现场取证摄影摄像培训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20余万元,鼓励和要求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积极接受法学专业的高等学历教育。目前90%以上的执法人员已获得了法学专业高等学历,为依法行政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我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还建立了中层干部说工作制度、重大疑难案件讨论和讲评制度,完善了卫生监督执法责任制,制定出台了《行政处罚案件合议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投诉举报受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完善制度,我市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并为逐步完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长效机制提供了基本保证。
作为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中更需要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有一双“火眼金睛”,如何提升这支年轻队伍的卫生监督执法水平?今年,我市卫生监督执法部门先后组织了贯彻新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疗卫生执法、放射卫生执法等多期全市性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培训,邀请省内专家进行卫生监督网络报告培训。同时,“走出去”到湖北襄阳、十堰考察学习卫生监督工作经验,还组织开展了两次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从而锻炼了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打造了一副“钢筋铁骨”。截至目前,我市未发生一起和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有关的举报投诉。
巩固基层网络建设成果
基层网络建设成效凸显
我市建立的覆盖全市的市、县市区、乡镇办事处、村(社区)四级卫生监督基层网络,确保了卫生监督执法横到边、纵到底,这一做法去年曾在全省推广。今年,我市继续巩固基层网络建设工作成果,基层网络建设的成效更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在今年3月份的“瘦肉精事件”中,我市主动启动基层网络监督,对全市食品生产加工黑窝点进行了排查,及时掌握了全市食品加工黑窝点的分布状况,为市政府的正确决策以及有关部门对食品加工黑窝点的打击提供了准确信息,基层网络建设成效凸显。
为进一步完善基层网络功能,扩充网络内涵,市卫生监督执法局定期对市、县两级卫生监督员,乡镇办事处的卫生监督协管员和村(社区)卫生监督信息员进行卫生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监督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了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着重从制度上规范网络的运行,建立了信息报告制度、报案查实奖励制度、工作过失(错)责任追究制度,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细化责任,确保了对卫生违法行为的动态监控和监督执法。
加强卫生监督基层网络建设,延伸了卫生监督触角,实现了卫生监督工作的重心下移,各基层“哨点”对卫生违法现象进行实时监督,有力打击和震慑了各种卫生违法行为,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卫生监督资源。
目前,我市正在联系市大学生村官办公室,准备在大学生村官中聘请一批基层卫生监督网络信息员,以进一步提升网络的运行效能。
由执法人员监督变群众监督
“阳光制度”推动监督更“阳光”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为确保卫生监督的有效性,我市大力推行阳光卫生监督制度。如今,市民在公共浴池看到的“拖鞋、茶杯已消毒”的提示,在医疗机构看到的卫生监督机构举报投诉电话的公示,这些都是这项“阳光制度”的具体体现。
“当前,卫生监督点多面广,仅靠现有的卫生监督机构和人员,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督,最有效的监管方法就是强化社会监督作用。”程中华说。
为此,我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建立了在公共场所实行温馨告知和卫生监督机构温馨提示制度,在医疗机构实行告知提示和卫生监督情况公示制度,通过推行保障公众公共卫生知情监督权,达到有效监督,不断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卫生监督模式。截至目前,全市70%以上的公共场所(宾馆、饭店、理发店、浴池、商场等),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一级以上医疗机构,60%规模以上企业都实行了卫生监督阳光公示制度、温馨告知或温馨提示。
程中华表示,我市推行阳光卫生监督工作时间虽然不长,但就目前的情况看,群众满意,社会欢迎,媒体关注,上级领导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该措施实行以来,涵盖了我市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生产企业等多个领域,调动了群众参与卫生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原来的由卫生监督人员的频次监督为现在的人民群众的时时监督、天天监督、人人监督,有效解决了卫生监督资源不足的问题。
主动拓宽卫生监督领域
创造安全公共卫生环境
面临新时期、新形势,我市卫生监督执法部门主动顺应职能调整需要,及时调整了工作重点,加大了对公共卫生和健康相关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为公众创造了更加安全的公共卫生环境。
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管方面,我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以实施新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为契机,在全面推行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公共场所监督检查力度,使我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大为改观。另外,我市还开展了医院候诊室、饭馆(餐厅)的量化分级管理试点工作,将市直管的8家医院候诊室、9家饭馆(餐厅)纳入公共场所管理目标,下一步此项工作还将在全市推广。
在生活饮用水和涉水产品监管方面,我市卫生监督执法部门认真开展市辖水厂、二次供水单位、学校生活饮用水经常性卫生监督,并以供水水质、涉水产品、水质处理剂等为重点,多次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专项监督检查。通过不懈努力,我市饮用水卫生状况良好,近年来未发生过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
在城市饮用水卫生方面,我市卫生监督执法部门还切实加强对市水务公司及其各水厂的监督检查,帮助其完善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和水源水防护措施,着重提高自身水质监测检验能力,并将二次供水单位纳入卫生许可范围,加强了对二次供水单位的监督管理。在农村饮用水卫生方面,除了加强对各县市区卫生监督机构农村饮水卫生监督工作督导检查,还协助市爱卫会、市水利局等部门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和降氟改水项目。2008年的评估数据显示,降氟改水项目已覆盖我市氟中毒病区56.84%的自然村,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在涉水产品监管方面,我市加大了对市场流通领域及学校等重点场所的涉水产品监督检查力度,办理了两起涉水产品案件,这两起案件均在卫生部案卷评查中获奖。
推行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
遏制医源性传染病传播
2008年以来,我市将医疗废弃物检查列入对医疗机构日常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不断加大医疗废弃物监督检查和对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有效规范了医疗废弃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方面的管理;强力推行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在推行集中处置比较困难的农村,实行了农村卫生室医疗废弃物由乡镇卫生院代收代管制度,提高了医疗废弃物的集中处理率。全市540余家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一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均与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签订了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协议。医疗废弃物由处置中心使用专门运输工具统一运输,减少了医疗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的几率,有效防止了医源性传染病的传播。
注重卫生监督文化建设
打造执法为民优秀团队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以“健康卫士、执法为民”为核心的卫生监督文化建设,把卫生监督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培育和弘扬卫生监督精神,改进和转变卫生监督工作作风,树立和打造卫生监督新形象。同时,通过开展“我心中的卫生监督”演讲比赛和军事化训练、更新执法车辆、制定完善各卫生监督专业的工作规范、在办公场所和走廊等地方将传统文化的格言警句、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规范和程序以及具有单位或当地特色的文化符号,通过牌匾、宣传画等形式固定在墙体等显著位置,打造卫生监督“墙体文化”,形成以“严明纪律、严守职责、严格执法”为鲜明特色的卫生监督文化体系。同时,联系工作实际,积极开展了“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党员奉献日、“争创文明科室、争当文明职工和文明家庭”、党员带头参与公益事业和献爱心等一系列创先争优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打造了一支爱岗敬业、精诚团结、执法为民、奋发图强的卫生监督执法团队。
“诸多‘自强筋骨’的举措,使我市卫生执法队伍的形象和权威得到树立和提高,逐步被社会所认可。不断创新,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和规范执法,又使我市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得到提升。希望我市卫生监督执法部门继续创新卫生执法工作,切实当好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健康卫士’。”市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袁树庄在高度评价我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同时,又充满着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