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党报热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阳光照进俺心里
明日有场招聘会
847个岗位等着您
闫才源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收集意见
铁肩担道义 仁心唤春回
从黑暗到光明
“焦作人游焦作”新年优惠多
医生的责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1年12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生的责任

作者:泉 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作为一个医生,当患者的生命掌握在你手中时,一丝偏差也许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因为有这分责任在肩,压力会变得异常巨大。而只要你练就了过硬的本领,即使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也能顺利渡过难关。

  一年前,在一场术前麻醉的过程中,我从科室主任张咸虎身上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那时我是焦煤集团中央医院麻醉科的医生,工作时间还不长。当天,我在为一个患者做术前麻醉,输入药物后,在气管插管上遇到了困难:患者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喉头位置比较高,患者的声门不可明视,只能进行盲插。结果,我两次进行盲插,插管都滑入食道没能成功。

  气管盲插是术前麻醉的常见环节,不算复杂,顺利的话,几秒钟就完成了。然而,这看似简单的环节却十分重要,一旦不能及时插管,已经麻醉的患者将面临窒息的危险。如果窒息缺氧超过4分钟,就会对患者脑部造成不可逆损伤,严重的甚至会发生死亡。

  两次盲插没有成功,让我一下子紧张起来,因为一旦反复插管造成口咽部出血、水肿,导致呼吸道堵塞,后果将更为严重。我不敢再贸然动手,一边立即采取辅助手段为患者供氧,一边紧急呼叫正在手术室巡查的科室主任张咸虎来完成插管。

  张主任很快闻讯赶来,在打开患者的口腔观察一下之后,便果断开始插管。果然只是几秒钟时间,插管便一次完成,患者开始通气,肺扩张检验显示插管成功。

  “气管盲插全凭操作手感和经验来判断,越是不顺利,就越要保持冷静。”看着我敬佩又略带紧张的神情,张咸虎主任平静地说,“你虽然已经做了不少术前麻醉,但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突发状况,感到紧张也是正常的。能及时采取供氧措施应对,并及时向上级医师通报情况,你所作的处置也是恰当的。以后,只要在业务上多认真钻研,在技术上多仔细体会,在术后多留心总结,一定会迅速掌握诀窍的。”

  气管插管,虽然只是一个看起来很小的技术环节,却关系到手术麻醉的成败。在张主任娴熟的手法中,我真真切切感到了自己的不足,这分稳定和准确是千百次实践和练习的结果,而这分果断和平静则来源于掌握过硬技术的自信。

  面对这次突发情况,张主任一如平时工作中的作风,没有对我这个年轻医生进行过分苛责,而是一方面在技术上进行详细讲解并指出不足,一方面又在精神上给予充分的鼓励。他以身作则的风范和默默无言的关怀,犹如一条无形的指针和一场无声的春雨,让人既看到努力的方向,也从内心滋长出自信和奋斗的意志。

  在我们医院,麻醉科一共有17名医生,其中工作经验3年左右的年轻医生有6名。我们这6个年轻人,每个都是张主任手把手带出来的。像我这次的经历,每个年轻医生也许都经历过。在3年多的工作中,我们遇到的各种紧急情况还有很多很多,从张主任身上学到的又何止于此?在他的精心指导和默默鼓励下,每一次挫折都变成了我们加速成长的机会,让我们迅速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和技术能力,一步步完成从青涩新人到合格住院医生的转变。

  从张咸虎主任身上,我们不仅学到了业务知识、医疗技术,更看到了一种胜不骄、败不馁的品质,看到了一种对业务技术孜孜以求、持之以恒的严谨态度。人都说医者仁心。我想,这种甘于平淡、认真执著的态度才是最大的仁心吧。

  如今,距离那场手术已经过去了一年之久。在忙碌的工作中,张主任也许早已忘记了这段小插曲,而我却时常想起。因为,从这场小插曲中,我真正理解并牢记了医生的责任。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