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青周刊·共青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学捏泥龙迎龙年
青春激扬竞殊荣 阔步前行踏征程
制贺卡祝福亲人
村里有个助理叫小刘
两部委打造
“田间直供”流通方式 
河南职业技能培训全年预计突破300万人次
敞开心扉释放激情
国家级“梁兵加工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
“送礼招生”
暴露职教“病态”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1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送礼招生”
暴露职教“病态”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陈国琴

  

  “走进千家万户,用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踏遍千山万水,招来的学生千姿百态。”福建一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的副校长如此描述招生之难。这位王姓副校长感叹说,以前招生是人家求上门给我们送礼,现在是我们踏破门槛给人家送礼。为了招到更多学生,王副校长说,该校花钱在各地的招生指南上登招生广告,但效果不佳。于是,全体教职员工齐上阵,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招生。“校长每人至少负责招5个学生,科级干部招4个,教师每人也要招两三个学生。全校200多名教师,这样就能保证招到700多个学生。”

  (据《中国青年报》)

  

  无论是政府相关部门给予职校政策上的诸多扶持,还是当下用人市场对于职校毕业生的强烈需求,都为职教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发展空间。然而,令公众感到遗憾的是,近年来,很多职校都如福建这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一样,面临着严重的“学生荒”。面对如此尴尬的窘境,无论是广大职校,还是相关教育管理部门,都应当进行严肃认真的自我反省。事实上,作为职校来说,理应为学生们传授良好的专业技能,从而让大家在步入社会之后,能够顺利地走上就业岗位。可是,目前不少职校在这方面做得却远远不够,以至于最终造成“自砸招牌”的困顿局面。

  比如说,近年来,不少职校将学生当成了赚钱工具,他们在对学生进行短时间的短训之后,便打着“实习”等幌子,将学生们纷纷送上一些对专业技术要求不高、工作量大的企业当中,学生们在企业中虽然饱受辛苦,而且也难以学到更多的技能,况且,他们的付出与收入却远远不成正比,只因为学校从中把学生的辛苦钱“截流”了。不少职校如此这般的表现,势必会让很多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感到寒心,同时也严重损害了职校的社会形象,在这样的情况下,职校面临“学生荒”也便在所难免。

  事实上,当校长、老师们纷纷动用各自的社会关系来进行招生时,甚至“送礼招生”大行其道时,这样的职校已步入恶性循环的不良轨道。按理说,校长本该负责学校的全面管理工作,而老师不仅应当为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应当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可是,当他们纷纷忙碌于招生工作时,显然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如今,面对“送礼招生”的尴尬处境,广大职校切实应当更多地从自身查找“短板”。此外,对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来说,更是需要为当下逐渐脱离正轨的职教工作认真地进行“把脉”。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