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李 涛
“仅一个学期的时间,我校联合办学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不仅让学生接受了名师的最前沿教育,而且促进了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更重要的是,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办学思路和理念。可谓一举三得。”谈起与北京人大附中联合办学的效果,焦作一中校长张克合兴奋地说。
让学生坐在自己的教室就能享受到和北京市重点中学学生一样的师资、一样的教学条件、一样的服务,是焦作一中与北京人大附中合作的初衷。去年9月份,该校与北京人大附中合作,联合举办新课程教改励志班,招收4个教学班(含宏志班)200名学生,引进以人大附中为主的北京专家与名师来校为学生授课,开设讲座,使更多的优秀学子能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同时,焦作一中在办好励志班的同时,多方采取措施,充分利用人大附中优质资源,开办毕业班精品教育,为更多优秀学生升入名校提供机会。
“所站的角度不同,决定了彼此教育方法的不同。这是北京来的专家、名师与我们三线城市的教师最大的不同之处。”该校教务处主任马荣兴对记者说。这些专家和名师大多都参加过高中教材的编写工作,且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们对新教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教材的整合,以及传授学生的学习方法、做题技巧等,都有独到之处。
自去年秋季开学以来,人大附中已派遣了数名优秀教师来到焦作一中,为该校高一年级和高三年级准备参加2012年高招自主招生的同学进行讲座。全国十佳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周沛耕,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英语特级教师蒋英,历史特级教师韩校……这些学生以往只能在书本和电视上见到的专家和名师,如今先后来到焦作一中,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传道授业解惑。
焦作一中精心策划课程安排,充分考虑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注重初高中知识能力的衔接以及各学科课程难度的梯度等。开学伊始,该校就安排了“如何适应高中学科学习”的讲座,让学生先得其法,再学其道,通过名师对高中学习思想、方法、技巧的指点和讲解,让学生尽快转变角色,完成初高中学段的衔接和转变,进而为高中阶段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每逢北京来的专家、名师前来授课,学生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倾听。有的学生还用录音笔把名师讲的课全部录音,回去后再反复播放,慢慢吸收消化。
延请名师成为提高该校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渠道。焦作一中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从集体备课、观摩研讨、跟踪培养、教师论坛、校际交流等不同方面,注重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升,打造了一支业务精干的教师队伍。联合办学的开展,名师的到来,让该校教师又多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和渠道。每次北京名师或专家来焦授课,该校相应学科的教师都欣然前往,近距离倾听感受名师的风采。“教师的成长虽离不开自我鞭策,但也需博采众长。对于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而言,能得到名师的指点或帮带,对成长是极为有利的。与名师面对面交流,感知名师的博学、睿智,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启迪。”该校教师纷纷表示。
“什么是名校?名校就是名师支撑的学校。”张克合精彩地诠释了名校的内涵。由此可见,名师是一所学校最为关键的资源。如何培养名师?张克合认为,除了直接加速内部培养教师和引进名师外,就是与国家重点中学联合办学,邀请那些站在全国教育最前沿的名师来学校授课,让学生享受到全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最好的基础,同时让教师与名师面对面地交流,从而加快学校名师队伍的培养步伐,达到让学生成才、教师成名、学校成功的目标。
名校源于名师,名师成就名校。在联合办学的优势条件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我市教育的一面旗帜,焦作一中将不断创新办学思路和理念,提高办学质量与教育教学水平,让学校名师辈出、佳名远播,成为真正的中原教育质量强校、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国家级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