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说明
一、“博大豪世杯”2011年度感动焦作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投票自2012年1月6日起,至1月13日止。
二、本次活动投票分报纸投票、互联网投票、短信投票三种方式:
1.报纸投票方法:在报纸选票上20名候选人编号圆圈里圈定不超过10人入围名单(含10人),并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每人投票仅限一次;于2012年1月13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投寄或送到2011年度感动焦作十大人物评选组委会。地址:河南省焦作市龙源路1111号焦作广电大厦306房间,邮编:454000,收信人:感动焦作人物评选组委会。
2.互联网投票方法:打开焦作网、焦作广播电视网、焦作信息港网页,点击“2011年度‘感动焦作十大人物’评选”,在您选中的个人下方的方框里点击投票,每次投票选定的人数不得超过10人(含10人),并填写自己的姓名、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号码,每人投票仅限一次。
3.短信投票方法:河南移动、联通用户编辑“候选人编号”发送到10661858160,河南电信(133、153、189)用户编辑“候选人编号”发送到10621858160。资费:1元/次,不含通信费。
01 马四,男,47岁,孟州市电力公司员工。1993年进入西虢供电所工作。农村电网结构薄弱,一到三伏天,电压低、短路、跳闸等现象频发,他便骑上摩托车为村民上门服务。他还坚持把每户每月用电明细情况抄到村内公开栏上。2011年西虢供电所创建“马四班长工作室”,先后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农电企业青年文明示范创建集体、农村供电营业规范服务示范窗口,被团省委、省电力公司授予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02 王常安,男,53岁,温县招贤乡中辛村人。2010年3月2日,他的儿子王锋被一辆中巴车撞倒,由于肇事司机逃逸,王锋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间,最终导致脑部二级伤残、右上肢10级伤残,生活不能自理,在法院的主持协调下拿到赔偿金47万余元。当看到肇事司机因肇事逃逸而被刑事拘留、家里陷入绝境时,他主动去法院求情;当肇事司机走出看守所后,他拿出10万元帮其二次创业,用最温暖、最无私的援手帮助落难“仇人”渡过难关。
03 王锋,男,46岁,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他担任总经理后,创新提出并率先实施轮胎行业第一个轮胎全寿命管理系统,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他提出的全过程物料控制管理模式获得国家管理创新二等奖。他还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加快推进世界级制造进程,使风神股份成为中国最大的全钢子午线轮胎重点生产企业之一和最大的工程机械生产企业,位居世界轮胎25强,年销售收入由2000年的7.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1.2亿元,出口创汇跃居全省第一。他曾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04 王静静,女,28岁,博爱县月山镇东凡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08年8月,她被委派到该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着力解决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在上级配套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自筹资金买来钢管及配件,带领村民焊接并往山坡上敷设,让村民吃上了放心水。她还带领村民打出博爱山区第一眼深水井;垫资8万多元,带领村民扩宽下山路。2011年8月,她作为我市唯一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出席市十次党代会,10月又出席省九次党代会。
05 买银胖,男,41岁,河南伊赛牛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该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力争打造中国清真牛肉第一品牌,短短9年时间发展成为拥有员工700多人、占地400多亩的现代化企业,产品由10多个品种扩展到200多个,成为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牛肉供应商,并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成功挂牌交易。他还积极参与兴教助学、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累计捐款捐物20多万元。他先后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十大杰出农民企业家、第十九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市星火科技带头人等称号。
06 任抗战,男,34岁,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员工。1998年,他在上大三时就开始每半年一次的献血,目前已累计无偿献血1万多毫升,相当于全身换了两次血,仅献血证就有23本。他不但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还获得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是我市唯一获得两项国家献血奖的市民。他以“敬业奉献好人”荣登2011年9月“中国好人榜”。在他的宣传带动下,多氟多公司已有100多人参加无偿献血,193人参加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
07 张小爱,女,53岁,中站区府城街道北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2003年,她全面主持北朱村工作后,逐步完善村两委会制度,消除不安定因素,为村两委会提出合理化建议,率先在中站区发展社区式新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她曾荣获省劳模、省三八红旗手、省工商联女民营企业家等称号,并当选为省第十届、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08 张鸿洲,男,58岁,解放区花园街社区居民。他以打烧饼为生,被人们称为“烧饼大叔”。20多年来,他尊老爱幼,赡养岳父母,善待弱智妻子、儿子、儿媳;他救助的流浪者、残疾人、落难者超过1500人。仅有初中文化的他非常爱钻研,用一段废弃的弹簧制作助力鞋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他凭借绝活“一心四用推铁环”上过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栏目,成为“用全景式综艺手法展示焦作综合面貌”的代表人物。
09 李宁,男,23岁,许昌人。2005年12月入伍,现任武陟县公安消防中队中队长助理。入伍以来,他参加各类灭火抢险救援战斗678次,成功疏散、营救107名遇险群众,为挽回人民生命财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经常利用假期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并帮扶三名贫困学生。他荣立三等功两次,被市公安消防支队评为优秀士兵、和谐警营建设先进个人和队列标兵。
10 李玉香,女,46岁,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审判员。从事审判工作24年来,她兢兢业业,审理的案件涉及单位600多家,涉及家庭5000多个,均服判息诉。通过审理案件,她让200多位老人得到赡养,让100多个家庭破镜重圆。她还根据多年调解案件的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案情、最大限度化解纠纷的办案方法。她先后荣获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省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省十大巾帼建功标兵、全省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连续两年被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个人二等功。
11 李武建,男,38岁,河南焦煤能源有限公司物资供应处员工。2011年11月6日,他在供应处机关办公楼巡逻时,发现一楼走廊里放着一个黑色手提包,里面有现金4.75万元,还有驾驶证、身份证、银行卡等物,然而他不为金钱所动,想方设法找到失主。当失主拿出现金答谢时,他婉言相拒,表现出拾金不昧的优良品格。
12 杨仕智,男,54岁,焦作日报社县区新闻采访部主任,主任记者。他1987年从部队转业到焦作日报社以来,先后采写消息、通讯、调查报告1800多篇,其中,46篇获省级以上好新闻奖,其中各类一等奖作品15篇,为我市新闻外宣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市委宣传部作出《关于向杨仕智同志学习的决定》,市委书记路国贤,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甘茹华就此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市新闻工作者向他学习,为建设更具活力新型城市、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鼓与呼。他曾荣获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市十大名记者、市十大新闻职业道德标兵、市十佳新闻工作者等称号。
13 杨常珍,女,39岁,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人。1997年,与丈夫来焦作打工。2007年,她成立追梦爱心团队,组织农民工和大学生通过换书方式使城市家庭中闲置图书循环利用起来,目前换书团队已拥有我市四所高校的一批志愿者、固定换书屋四间、固定会员6000多人和图书3万多册,并捐出图书9300多册,使3000多名农村孩子看上课外书籍。她还与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共同开展实施“微笑成长营”项目,定期带领志愿者到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互动游戏和心理辅导。2010年,她获得市志愿服务市长奖铜奖。
14 姚红磊,男,25岁,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员工,市慈善总会乐施助养中心秘书长、志愿者爱心联盟副秘书长。从2007年至今,他坚持开展特困儿童帮扶活动。2010年6月,他发起成立市慈善总会乐施助养中心,助养孤残儿童14名,并独立助养孤残儿童一名,现已募集善款10万多元。担任市慈善总会志愿者爱心联盟副秘书长后,他带领爱心联盟荣获“温暖河南2010”十大爱心组织称号。他还多次组织开办青少年公益德育课堂,受到家长的认可和好评。2010年,他荣获市志愿者服务市长奖铜奖。
15 徐江涛,男,40岁,修武县公安局原党委委员、县应急指挥中心原主任。在“清网行动”中,他带领追逃小组辗转五个省份12个城市,抓获网上逃犯10名。2011年10月27日,他在安徽亳州获悉一重大逃犯线索,经过10余个小时的长途奔波,当晚返回修武,在汇报抓捕方案并办理外出追逃相关手续时,因劳累过度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于当日23时许牺牲。从警21年来,他曾多次荣获省优秀人民警察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一次。他牺牲后,被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多家媒体予以报道,被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还被评为市第二届群众最喜爱的“十大忠诚卫士”。
16 郭旗,男,24岁,轮滑教练。2011年3月29日下午,他在市民主路上打电话时,听到巡逻民警大喊抓小偷,便毫不犹豫地上前拦住小偷的去路。在与小偷搏斗的过程中,他被撞倒在水泥台上昏迷过去。经医生诊断,他左下胸6根肋骨骨折,并伴有创伤性肺炎。他被解放区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以“见义勇为好人”荣登2011年9月份“中国好人榜”。
17 温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退伍军人电力服务队。该队成立于2005年3月,以军事化管理模式开展工作,发扬“一年365天天天都是服务日,一天24小时时时都在服务中”精神,义务为城区居民用户上门维修、排除用电故障;重点对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户以及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劳动模范、老干部等特殊人群进行定期走访式全程无忧服务。目前,他们已入户29084户,维修电器123614件,布线64188米,八小时以外工作16965小时。先后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曾经报道过他们的事迹。
18 谢瑾如,女,78岁,山阳区东方红街道文化巷社区居民。在部队和地方工作期间,她干一行爱一行,多次受到部队和地方党委的嘉奖。离休后,她积极发挥余热,义务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成立了全省第一个社区关工委,建起了全市第一个市级图书馆社区借阅服务点和全市第一个社区家长学校。10余年来,她组织社区青少年课外活动160多次,开办社区“第二课堂”90多期,制作社区板报310期。她先后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省优秀儿童工作者、省创先争优党员之星、市志愿者服务市长奖金奖等荣誉。
19 靳小秀,女,64岁,沁阳市西向镇五街村人。自1988年起,她家连遭不幸,大儿子溺水身亡,丈夫病逝,孙子患上先天性脑积水病,欠下12万多元外债。这些债既没有凭证也无人讨要,但她坚守诚信,独自一人承担起还债重任。10多年来,她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目前已经偿还7万多元。新华网、中国日报网、河南日报、大河报、东方今报等媒体报道过她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她以“诚实守信好人”荣登2011年5月份“中国好人榜”。
20 璩正茂,男,57岁,博爱县柏山镇柏山村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开山炸石,让他双眼失明。痛定思痛,他决心变炸石开山为绿化荒山。1999年,他率先承包荒山植树造林。山上没有水,他就动员全家人从山下往山上挑水;眼睛看不见,他就扶着老伴的肩膀上山干活,用脚当眼去挖掘山上的荆棘。经过六年努力,他将350亩荒山上的荆棘灌木全都清理完毕,并在家人的帮助下栽种侧柏2万多棵、核桃树3000多棵、桃树200多棵、石榴树100多棵、杏树100多棵,让荒山披上了绿装。他以“敬业奉献好人”荣登2011年9月份“中国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