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郑州1月8日电(特派记者董柏生、孙军)1月8日下午,出席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的焦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省长郭庚茂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由焦作代表团团长路国贤主持。
路国贤代表说,听了郭庚茂省长的报告,印象非常深刻。一是对2011年的总结非常客观,实事求是,听了很受鼓舞,更加坚定了信心。二是对形势的分析精辟透彻,不论是省内发展当中的问题,还是面临的外部环境,都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说明省委、省政府工作思路非常清晰,在取得重大成绩面前,始终保持清醒与忧患,能正确面对困难和问题。三是2012年的八项工作安排科学合理,抓住了河南关键问题,符合河南实际,贯穿着中原经济区战略这一主线,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路国贤代表说,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是为河南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河南怎么发展,往哪发展,中原经济区勾画出了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这为河南今后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三化”协调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河南省情,反映了河南人民群众的意愿和期待,这是一个长远的有重大意义的一条路子。二是为赢得支持搭建了平台。建设中原经济区联系着中央各个部门,这些部门关乎着煤、电、土地等各种要素。中原经济区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如何从国家层面来培植,来发展中原经济区,必然引起国家的重视和中央各部门的共鸣,这是对我们有力的支持。三是为破解“四难”开辟了路径。“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这“四难”问题,按照“三化”协调这个路子来走就能破解,因为“三化”协调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改善民生。四是在国内外提升了形象。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使河南极大地在国际上提升了影响力,在国内提升了关注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引起了国人的关注。在对外开放的今天,有了这样一个效果,势必对河南加快对外开放事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五是在全国彰显了优势。中原经济区说清了中原,而且说清了中原的定位,说清了中原的优势,即“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这种定位再一次彰显和弘扬了河南的优势,对河南未来的发展,对河南干部群众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六是在全省凝聚了力量。河南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自信。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使河南干部群众精神大振,更加充满了自信,鼓舞了士气,已经凝聚成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一种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对河南发展,对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一种强劲的内生动力。相信河南发展一定会进一步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实现。对焦作来讲,各级干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宏伟蓝图上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为实现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作出我们的贡献。
焦作应该如何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路国贤代表说,在抓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九项重点工作的同时,一要始终保持清醒与忧患。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突出,形势严峻,发展任务很重,压力很大。如经济转型方面的问题、工业结构调整的问题、重大工程又多、社会稳定面临重大考验等。我们要经常研究面临的问题,找到应对之策。二要坚持转型不动摇。焦作就是要围绕“转”字下工夫、做文章,这个转是全面的、持续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使原来基础更巩固,优势更明显,特色更突出。转不是抛弃,是扬弃,是在基础上的升华、创新。省委书记卢展工说过,传统的东西是优势,我们要通过技术创新、新型产业、高成长性产业来推动转型,通过务实重干、转变作风来推动转型。三要着力民生与民心。我们促进发展,目的是为了老百姓,要不断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工作的归宿。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要不断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力度,使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这是群众的期盼,也是党和政府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