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军见到温总理了,福军还和温总理合影啦!”这几天,河南省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王福军名气更大了,他到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并受到温家宝总理接见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武陟县传开。
近日,笔者见到了刚刚从北京领奖回来的王福军,他回忆起受到温总理接见并一起合影的情形仍是激动不已。
2011年12月26日,王福军作为一名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到北京参加了由国务院举办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表彰奖励大会。此次大会全国共评选出300名种粮售粮大户,其中13名人员受邀参加此次表彰会议,河南省只有王福军一人。而且,表彰会议上,宣读获奖名单时只点了他一个人的名字。
回想起见到温总理的情形,他历历在目。那是26日14时,表彰大会开会前的一段时间,他和与会代表们列队站在一起,他站在第一排靠中间的位置。
王福军一边比划,一边激动地向笔者描述着:“远远看见总理的时候,我就很激动,盼望着温总理能够早点走到我身边。”看到总理依次与代表握手,他紧张地一遍又一遍整理戴在胸前的大红花和出席证。
当温总理来到他面前,伸出手与他握手的一刹那,他愣住了。
“你是河南人吧?”温总理亲切的话语让他激动的心平静了许多。他急忙答话:“是的。”
“他就是河南的王福军,种了1700多亩水稻,是河南的种粮大户。”站在一旁的回良玉副总理插上话来。
温总理点着头,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不简单。”
王福军回忆道,没想到温总理是那样的随和、亲切。更没想到的是他的名字竟被副总理一下子叫了出来。
表彰会上,王福军还收到了3份大礼:一个奖牌、一本证书、一把车钥匙。当颁奖人员把金灿灿的奖章挂到他的脖子上,把价值20万元大型拖拉机的车钥匙递到他手里时,王福军激动得一遍遍抚摸着它们。
王福军深深懂得这一切都是乔庙乡马宣寨村这个鱼米村给他的。他说:“2006年,我们32户农民在俺村成立了第一个合作社。几年来,我们一边进行土地流转,一边扩大种植规模;一边拉长产业链条,一边坚持科学种田,总算是没有白辛苦,让‘菡香’大米香飘全国。”
如今,王福军的合作社成了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社员已增加到226户,流转土地1700多亩,辐射带动周边2市2县7个合作社3万亩土地,生产加工了功能米、有机米、“菡香”大米等17个品种。由于他的产品具有“三品一标”,即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和“马宣寨大米”地理标志认证保护,这也是全国农产品认证的最高标准,产品畅销到北京、上海等地。合作社还获得了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博览会金奖、上海2010年绿博会畅销奖,“菡香”大米也早已成了中国著名品牌。与参加合作社前相比,农民收入也提高了。
“温总理是因为我种粮多才夸我,我今后一定还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粮食品质,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不辜负温总理的期望。”王福军时刻牢记着温总理的鼓励和鞭策,“今年,我们又发展了2公里长的莲藕塘;明年,我们还要打造一个葡萄长廊。现在,我们正和几个合作社谈判,2012年估计能辐射带动5万亩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