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党报热线·视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雾霾天气,谨防呼吸道疾病
林华:残缺人生也有梦
水管上冻 可别用开水急烫
农电工“老软”
今年1月份养老金、失业金
提前至15日发放
张振粉:
推荐2202人实现就业
归家心切谨防“春运病”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电工“老软”

  工作忙的时候,一个馒头和一瓶水就是马四的一顿午餐。
  下班后,马四顾不得回家就去给同村的孤寡老人喂水。
  马四利用节假日为群众讲解安全用电常识。
  一辆旧电动车就是马四的代步工具。
  马四和工友们在一起探讨业务时是那么开心。
  马四正在给孤寡老人修灯。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刘 璐 摄影报道

  人们总是把“兢兢业业、埋头苦干、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人比做“孺子牛”,在焦作孟州市电力公司的农电队伍里,就有这么一位甘当“孺子牛”的农电工。他十八年如一日,以热忱的服务、娴熟的技术,为群众排忧解难,他善良、热情,天生一副软心肠,被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老软”。他,就是马四,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电工。

  18年来,在马四和班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其所在的供电所连获殊荣,先后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农电企业青年文明示范创建集体、农村供电营业规范服务示范窗口,被河南省委、团省委、省电力公司授予“青年文明号”,被河南省电力公司授予规范化管理供电所示范窗口,被孟州市委、市政府授予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先进站所等荣誉称号。

  别人收电费,收齐就算完成任务了,而对于马四来说,更多的却是为群众着想,让群众更方便。前年春天,孟州市西虢镇落驾头村遭遇大旱,第六生产小组村民无钱为机井装表,马四自己拿出200多元钱为村民装了表,使旱地及时得到浇灌;近年来,仅他为村里的困难户贾群垫付的电费就达1769元。大家都说,“多亏了好心电工马四,才有了村里的万家灯火明啊!”该村贾德杰老人感激地说:“俺今年76岁,老伴72岁,老母亲已经95岁高龄了,都有疾病缠身,行动不便,这些年要不是马四跑前跑后热心照顾,真不知道这日子该咋过……”话音未落,贾大爷便哽咽得泣不成声。

  在去年的村委会换届中,群众执意让马四报名参选,因其已推辞过一届,这次再不参选群众那一关都过不去。无奈之下,马四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选了。结果全村1230张选票,马四以1178票高票当选了村民委员会主任;随后,在选举村党支部书记时,全村50多名党员,又有40多票选了马四。在镇领导找其谈话时,马四诚恳地说:“感谢领导和大伙儿的信任,俺工作忙,村里还有那么多老人等着俺照顾,真是担不起这么多重任啊。”在马四的再三请求下,镇领导最终同意他辞去了村民委员会主任的职务,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在大家的印象中,马四每天不知疲倦,事事操心,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马四说:“选择电工这个职业,是我的梦想与追求,我认为农电工就是最好的工作。”马四对记者说,“人各有志,反正我就是为农电事业生、为农电事业活的,干好本职工作、服务社会是我一生的追求。”他收入不高,生活简朴,从不乱花一分钱,平时总是骑着一辆旧电动车,可为群众办事,他从不吝啬。2008年汶川地震,他一个人就捐出了1200元。

  马四就是这样,凭着自己的热情与执著、勤奋和忠诚,一步一个脚印,在农电工这个岗位上干出了成绩,奉献了真情,体现着他的人生价值。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