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孙 军 董柏生
民企兴,中原兴。产业、企业是一个城市经济的筋骨,企业兴则产业强,产业强则经济盛。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在两会上成为热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1月8日刚刚发布《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12》,认为2012年中国企业可能进入本世纪以来最困难时期。中小企业发展困难仍很突出,不仅面临着一些长期问题,还面临着用工成本上升、环境保护压力大和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等新挑战。”谈到中小企业发展时,张栋代表道出了自己的担忧。
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大型企业的带动,更需要大量活跃在各个领域的中小企业支撑。“政府应出台更多扶持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发展。”李彪、郭锦波等委员呼吁道。
有关调查显示,中国有4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提供了75%左右的就业岗位。仅去年一年,民营经济占我省GDP的比重已超过60%。可以说,中小企业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中小企业能否实现健康发展,是当前我省面临的重要经济和社会问题。
陈敬如、李建代表说,近年来,焦作市通过加强政府指导、落实政策等方式,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我市中小企业发展仍然存在融资难、用工难、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企业进一步探索寻求解决难题的办法,以适应变幻莫测的竞争市场。
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融资难。就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张铁雷、王秋霞代表认为,要加大对金融体制的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信贷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税负沉重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姜玉霞、张会艳代表建议,对于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政府应采取积极的帮扶措施,通过减免税收或代企业承担一部分社保费用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
丁树忠、马秀泉、冯富巧等代表建议,应进一步减免中小企业的税费及其他负担,适度放宽本土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降低贷款门槛。地方政府应积极培育、优化中小企业经营环境,培育中小企业群体,同时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发展的政策措施,像支持招商引资企业一样,重视支持本土企业的发展。
代表委员们在讨论中指出,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科研投入少、技术力量薄弱,这些都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他们建议,政府应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构建良好的区域创新体系与社会环境。中小企业要通过培育创新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加强员工培训等方式,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不断开展和有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