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去年以来,孟州市积极创新农村党员管理机制,采取五项举措,促使党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基层党建工作的落实。
绩效化考评激发党员活力。该市把农村党员的管理纳入党建目标管理之中,结合创先争优和该市开展的包乡联村驻户活动,对农村党员实行绩效化考评,每半年由乡镇组织一次绩效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和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相结合。针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该市把考评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充分调动农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积极性。
项目化管理规范党员行为。该市以基层党建项目化管理为载体,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分类立项,引导农村党员把每项工作都当做项目来运作,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实施“一周一台账、一月一点评、一季一通报、半年一考核、一年一总结”的推进措施,用流程来规范基层党建工作,用制度来规范农村党员的言行,树立党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分类化培训提升党员能力。该市认真贯彻落实《2009~2013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围绕党性教育和致富能力两个方面,对农村党员进行分类式培训,重点抓好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致富能力较强的农村党员的培训,通过理论培训、岗位培训、技术培训、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双带”能力。去年4月,该市组织了40名农村党支部书记到山东潍坊农村干部学院就农业产业化方面进行培训,收效明显。
示范化教育培育党员典型。在“听党话、跟党走、干党事、为人民”学习教育活动中,该市组织农村先进党员到基层深入开展宣讲活动,以党员的先进性影响和带动农村党员。在去年对新上任村官的培训中,该市组织190余名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到长店村、东田丈村,现场听取两村的党支部书记如何带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的经验介绍,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的能动性。
社会化评议抓好党员监督。该市以“三票评议”为载体,把广大农村党员的行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基层凝聚力强不强,党员干得好不好,让群众说了算。在去年上半年“三票评议”活动中,该市8000余名农村党员和7万余户农村群众参与评议,参评率在85%以上,群众平均满意率90%;收集意见、建议750条,针对反映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明确责任人限期整改,有效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落实。
(乔音 张延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