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晓晓
到山阳区工作刚一个月的山阳区委副书记、代区长王玲,已经数次到南水北调征迁现场督导检查工作。提起这项工作,她告诉记者:“南水北调总干渠交叉工程征迁任务主要涉及山阳区焦东路桥、山阳路桥、总干渠两侧10米范围内342户居民和4.53公里长的新月铁路改线征迁工作。目前,要求2011年11月底前完成的焦东路绕行道路占地已全部按时移交,要求12月底前结束的焦东路引桥24户征迁已圆满完成。另外,新月铁路改线所涉及的128户6万余平方米的征迁工作也已按时间节点要求基本结束,其中3处桥涵和中原路桥已进场施工,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在南水北调总干渠一期征迁中,山阳区率先在全市完成了征迁任务。对于如何打好这次总干渠交叉工程征迁攻坚战,王玲说:“只有真正重视了,才会全力以赴、想方设法完成任务。”该区首先让征迁群众做个明白人,大力宣传征迁工作的重要意义、征迁政策及补偿标准等,让征迁群众真正理解南水北调工程,从而舍小家、为大家,配合和支持南水北调征迁工作。
宣传发动群众,更要强化组织领导。王玲说,山阳区采取三级责任分包制,区五大班子30名县级干部在征迁村现场指挥,32家区直分包部门和8家征迁办事处一把手带队进村入户做工作,市直14家分包单位干部深入征迁村街一线,同时区南水北调办公室全力做好统筹、协调和服务工作。该区采取“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方法,及时解决了一大批困难和问题,加快了征迁进度。
“依法征迁,也要和谐征迁,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多替群众想一想,满足征迁群众的合理需求。”王玲说。山阳区积极组建搬迁服务队、党团员义务帮扶小组,以真情服务赢得征迁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采取为征迁群众优先提供就业岗位、为符合条件的征迁群众申办低保等措施,推动征迁工作。
谈到下一步工作,王玲表示:“征迁群众的安置是个大问题,加快安置房建设是促进征迁进度的重要保障之一。在总干渠一期安置房建设全面完成的基础上,山阳区绿化带、道路等二期安置房已建成4.67万平方米,主体封顶16.6万平方米,在建19.1万平方米。我们一定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绿化带、安置房在2012年10月完成80%,年底前全面建成’的目标,按时按质保证完成各村安置房建设,以安置促征迁。”
“尽管2011年年底前的征迁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还要继续倾全区之力,抓紧春节前的有效时间,想方设法,争分夺秒,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推进其他征迁工作,确保今年2月底前完成总干渠10米范围剩余18户征迁任务,今年3月底前完成山阳路桥剩余126户征迁任务。我们还要统筹谋划好绿化带征迁工作,力争按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各项征迁任务,以实际行动向历史、向组织、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王玲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