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邹友峰委员。 本报记者 田建明 摄
本报记者 孙 军 董柏生
“2010年10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减轻地方高校债务负担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意见》,标志着政府化解高校债务工作正式启动,为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1月9日,省政协委员、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河南理工大学抢抓机遇,负债发展,在河南省最早启动新校区建设,实现了学校发展的一系列突破:创办全省第一所独立学院——万方科技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一级博士点突破、成功更名河南理工大学、代表河南高校首个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评价,学校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实现跨越式突破,先后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工程实验室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等34个创新平台与创新团队、27个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成为河南省政府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的省属骨干高校,被《中国大学评价》认定为“发展最快的大学之一”。
“可以说,没有各级政府特别是银行资金的支持,河南理工大学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邹友峰说,“国家化债政策出台后,河南理工大学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相关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化解债务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学校债务的化解工作,确保完成年度债务化解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