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泽玲)年末,白领们除了流行晒年终奖外,今年,晒网购账单也成为一种流行,多位网友在网上发帖晒出了自己过去一年的网购账单,记者发现,一年内消费数千、数万元的比比皆是,而支付宝近日公布的全民网络大账单显示,80后网购用户的人均消费高达万元。
近日,一张名为《晒晒你淘宝一共花了多少钱,我反正想去死了》的帖子在网络爆红。数千位网友跟帖晒出自己的淘宝年终账单,多数人惊讶于账单的“惨不忍睹”,纷纷直呼“让我自行了断吧!”
家住南湖的80后白领陈女士登录支付宝发现,自己去年一年的支付宝交易额居然高达38642.7元。“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就是因为网上的东西便宜,才不停地买,现在是完全上瘾了,这个花费也太大了吧。”陈女士感叹。
2011年11月9日,网友“坤之道”在烟台论坛以《淘宝提示我,即将成为2钻会员,我发现我1年网购花了18万3千元,两年合计30多万》为题发帖称,不看不知道,都觉得网上东西便宜,像信用卡消费一样,回头看看才知道自己这么能花钱。
从网友的淘宝账单来看,消费范围大到电器、手机、电子产品,小到卫生纸、睫毛刷、话费充值等杂七杂八、无奇不有。消费金额一年万元以上很常见,十万以内的更是不在少数,最多的更是达到了48万。
网络大账单显示,80后是网上支付的主力军,但单笔支付金额最高的是更有实力的60后、70后。80后用户人均年消费达到万元,60后、70后的人均年支出达到15000元左右。
华夏银行理财师王雪分析指出,淘宝等网络消费模式,给市民的日常消费支出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如果合理利用,消费者可以节省下不少时间和金钱,但也有部分消费者在网购中缺乏理财观念,他建议网购市民可将银行卡的网上支付功能进行设置,限定每月支付次数、支付额度,控制自己的非理性消费。把所选购商品放入购物车,选好商品后集中结算,届时会发现消费额不小,就会自行权衡删除一些不必要的订单。此外,把每个月网购消费写进日常消费计划中。如果上个月的消费金额过多,应马上调整下个月的消费计划,控制好总量。
临近春节,各个单位的年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年会都设置了抽奖活动。日前,有网友发帖称,自己所在的成都某贸易公司的年会上,奖品有“迟到券”“年假券”“专车接送券”等等,抽到“迟到券”的员工可凭这张小纸条迟到不受罚,抽到年假券的员工可多休几天年假。
1月11日晚,成都某贸易公司年会的抽奖环节正在热闹地进行着,随着300元、500元,甚至千元现金大奖的出炉,现场已是一片沸腾。轮到员工毛梦云抽奖了。她从抽奖箱里拿出一个红包,抽出来一看,却只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恭喜您,凭此券可以免罚迟到叁拾次”。这是一个什么奖?一询问,才知道用这个券迟到可以免罚,她大喜过望,直呼这是最好的奖品。“这张通行证对我来说太有用了,给钱都不换。”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联系到这家公司,并找到抽到30次“迟到券”的员工毛梦云。
迟到券
凭此券迟到半小时以内可以免罚奖券规定次数
有效期:2012年2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
年假券
凭此券可以在休年假时多休息奖券规定天数
有效期:2012年1月29日至2012年12月30日
专车接送券
凭此券员工春节回家往返由公司派专车接送。如果家太远,中奖员工可选择公司提供的机票。
有效期:2012年1月22日之前报送往返时间
稀奇!
年会抽奖
抽到“迟到30次”
据毛梦云介绍,1月11日晚上,她所在的成都某贸易公司举行了热闹喜庆的年会。年会中有抽奖环节,事先并没有说是什么奖品,只说会有“惊喜”。毛梦云看到有人抽到三五百的现金,多的也有一两千,轮到自己时,她从抽奖箱里拿出一个红包,抽出来一看,却只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恭喜您,凭此券可以免罚迟到叁拾次”。
“这个都可以?”毛梦云一头雾水,向人事部询问,确定“迟到券”可以使用后,她心花怒放,直呼这是最好的奖品。“这张通行证对我来说太有用了,给钱都不换,2000元的现金大奖都不换。”她称,当场就有经常迟到的男同事要买她的迟到券,被她拒绝。
毛梦云说,11日晚上的年会上,除了“迟到券”,还有其他许多五花八门的奖项,有同事抽到了“年假券”,有3天、5天、7天不等,可以多休几天年假。还有的同事抽到了“专车接送券”。
广告部的李海军就抽到了一张“亲!专车送你回家!”的大奖,在2012年1月22日之前报送春节回家的往返时间,公司可以派专车接送。如果家太远,中奖者选择坐飞机的话,公司会提供机票。家住陕西西安的李海军选择了机票,“等回家的时间定下来,就通知公司订机票。”
搞笑!
谢谢参与奖
竟是一包卫生巾
成都商报记者注意到,在网帖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图片:一名女生拿着一张打印盖章的纸条,上面注明“迟到券”,并有“恭喜您,凭此券可以免罚迟到叁拾次”的字样。不过,下面还有几行小字,标注了限定条件,仅限自己使用,迟到时间为半小时内,且有效期为2012年2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真的假的?”“太牛了,这样都行。”不少网友感慨道。
成都商报记者联系到了公司人事部门工作人员,据其介绍,这次年会由该网络公司人事部门负责策划组织,创意在2011年的10月就出来了,正式决定是在11月初,再包括其他节目的设置,整个年会一共用了2个多月的准备时间。“之所以选择这些奖项,是为了活跃员工气氛,给他们一个不一样的年会。”
据悉,年会到场人数100人左右,迟到券共设有20张,其中30次3张,其余都是1次、2次或者3次,专车接送券有两张,年假券20张,还有红包40个,奖金有300元、500元、1000元与2000元不等,另外,还有“谢谢参与”奖。技术部负责人王先生抽到一个“谢谢参与奖”,本以为领一份“小礼品”也不错,可领到手才晓得,居然是一包卫生巾,让同事们笑惨了。“我都不好意思说中了奖。”王先生说。
羡慕!
往返豪车接送
春节回家有面子
毛梦云说,自己工作刚满半年,住在十陵立交附近,却在蜀汉路上班,路途遥远。她每天都设置了6点的闹钟,6点半准时从家里出发,可遇上堵车时,还是会迟到。按公司的规定,9点准时打卡,迟到10分钟之内罚10元,超过10分钟后,一分钟一元钱,且迟到一次,一个月的全勤奖300元就没了。最多时,毛梦云一天就被罚款30元。迟到成了毛梦云心中的一个“痛”。
抽到免罚迟到30次的奖券后,毛梦云直呼这是最好的大奖。对她来说,要是利用得好,不用担心一年的迟到问题了,不仅全年3600元的全勤奖有了保障,而且还不用担心被罚款。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免罚迟到30次”的字条,可谓一字千金。
对于这种“软奖品”,员工各自的看法也不尽一致。抽到“专车接送券”的李海军说,相比之下,他更希望能抽到2000元现金或者迟到券。而公司技术部的小张却对此奖十分眼红,“专车接送好洋盘,可以扬眉吐气地回家。”家在资阳的她羡慕地说,如果抽到专车接送券,公司会派豪车把自己送到家门口,十分有面子。不过她对自己抽到的“年假券五天”也很满意,“这下好了,可以在家里多耍五天了,也有人羡慕我呢。”(成都商报记者 查婧婧 张漫)
有此一问
迟到免罚影响公司管理吗?
公司:必须在规定时间完成工作
抽到“迟到券”会不会养成员工迟到的习惯,不利于公司的正常管理?公司技术部负责人王先生称,公司有很多员工住的地方比较远,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很长,有时会因为交通拥堵迟到,导致一个月的全勤奖金被扣除,实在可惜。此外,“迟到券”的使用也有条件限制,一是迟到时间必须在半小时以内;一是使用“迟到券”的员工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
五花八门
最有情趣奖品———领导私人奉送
上海一家公关公司的年会上,公司几个高层私人捐献了几个特别大奖。有一个领导特别会做菜,提供的是爱心便当两份;有一个老板在青浦有一套别墅,5人可以去免费住一夜……最有意思的是有个领导提供的是情人节双人大餐,抽中的员工可与伴侣共享浪漫晚餐。
最霸气奖品———豪华跑车
这几天有一张打印的“公司年会流程”表在微博上热传,这张表上写明一到三等奖均为豪华跑车,外加奖金5万元到1万元。
最无奈奖品———跟老板共进晚餐
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写道:奖品一个个被抽出,最后的大奖终于揭晓,我被抽中了,然后主持人宣布:奖品是和公司大老板共进一次晚餐。
-最无厘头奖品———刮刮卡
一位网友回帖时称,公司团年抽奖,一人抽到号称12万的大奖,打开红包一看,结果是张刮刮卡,要中奖后才兑得到12万。
异想天开
2012您想中什么奖?
假如我们单位的年会抽奖也有类似的奖品,你想要什么?
成都商报编辑邵洲波说:版面上有错别字要扣分,给我“20个错别字免罚券”;
成都商报编辑邓旆光说:作为一个吃货,我想要“免费吃食堂30次”;
成都商报记者张漫说:想要“5次漏报免扣分券”;
成都商报记者陈然说:想要“跟领导互换岗位一日游”;
成都商报记者徐圆媛说:想要“按摩券”,可指定任何人为我按摩一次;
成都商报记者李博说:给我一张“双倍卡”,工资奖励翻番,有差错处罚也翻番。
居民幸福感2011年略降
首都经贸大学2011年生活指数显示,居民对社会的“诚信指数”持续五年不及格
“郭美美”、“卢美美”等事件或导致社会诚信危机。首都经贸大学昨天公布的“2011北京社会经济生活指数”显示,北京居民对社会的“诚信指数”已持续5年不及格,且再度滑坡创新低。
“对收入不满”致幸福感降低
调查显示,2011年度北京市城镇居民幸福指数为72.28,“幸福感”比起2010年略有所降低。报告分析认为,幸福指数持续创新低的原因主要是“对收入不满”。
分析认为,虽然蓝天在增加,但随着PM2.5的有关争论,使得空气质量仍是北京市城镇居民所忧虑的主要问题,其分项指数63.30为最低分值。尽管居民认为受干扰最多的是车辆喇叭、报警器的噪声,但在应对措施中对于汽车尾号限制措施的支持率最低,仅26.6%。
食品安全成不安全首要因素
报告显示,“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等事件,使食品安全最终成为影响居民不安全的首要因素。认为食品安全是造成人们不安全的人数比例高达57.5%。
首经贸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的调查相比,这一比例提高10多个百分点。而企业道德沦丧、政府监管不力和安全标准太低是造成食品事件频发的三大主因。
另外,报告显示,公共服务满意度连年提高。居民对娱乐文化事业服务、社会治安与社会环境服务、社区服务满意度最高;而对公共交通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和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最低。(记者 杜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