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县:多措并举加快旅游转型
2011年以来,修武县旅游局突出亮点工程,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有效推动了旅游转型升级。2011年,该县游客人数480万,门票收入3.7亿元,综合收入达到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7%、25.4%和20%。游客人均花费由2010年的764.9元上升到981.5元,增加216.6元;旅游超市、旅行社、宾馆酒店、家庭宾馆效益同比分别增长30%、35%、40%、42%。
转型升级全面启动。随着分别投资50亿元的云台天阶大型旅游综合项目和河南建业旅游综合服务区项目的推进,以及云台山旅游休闲街区、葡萄峪生态旅游景区项目的洽谈签约,修武县旅游转型全面提速。2011年,该县排定的在建、拟开工和新谋划旅游项目34个,总投资163.215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5个,总投资106.6亿元;拟开工项目10个,总投资15.7亿元;新谋划项目9个,总投资40.9亿元。
旅游产业全面拓展。峰林峡景区成功开景,圆融寺景区启动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坚持免收门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穆家寨旅游区开发的水上乐园项目,填补了该县没有休闲旅游项目的空白。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修武县国内高端客源市场和境外市场也取得了新突破。2011年8月19日开行的武汉至焦作“云台山号”系列旅游专列,截至目前共接待了8趟5053人。同时还接待北京专列33趟共23993人,东北、浙江、青岛旅游专列4趟,上海旅游包机12架。
沁阳市:项目带动实现旅游新跨越
2011年以来,神农山景区先后投资1亿多元,开通了神女峡游线、临川山游线、仙神河游线、西石瓮游线,延长了白松岭游线;完成了山前路至临川寺、青龙口至一线天下站、二仙庙至亚洲高桥车行道路;完善了新游线、车行道的垃圾池、厕所、导示牌等配套设施;修建了青龙口大坝、仙神河大坝、神女峡大坝、龙子门至千年古道和一索至青龙口滑道、云阳河漂流和静应湖水上项目;成功投用了紫金大酒店、云阳寨西超市、青龙口超市、云阳桥停车场、门禁系统等服务设施。
神农山开工建设了神农山游客服务中心、大型生态停车场、神农山阙门、高端农家乐、云阳寨东超市、餐饮服务中心、原始部落主题公园、一线天快餐厅、大门山宾馆等几十个大项目。其中,游客服务中心已开工建设;大型生态停车场正在进行土地平整;投入80万元的神农山阕门、500万元的云阳寨商业一条街市、2000万元的餐饮服务中心主体基本完工;高端农家乐正在进行基础工程建设;原始部落主题公园、一线天快餐厅、大门山宾馆正在进行图纸设计。
2011年,神农山景区共引进外来资金1.58亿元,争取政策性资金2290万元。成功引进思可达新型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的神农山快捷酒店项目正在装修,2012年3月即可投用;投资1亿元的生态园,投资7800万元的四合院高端别墅,投资1800万元的财祖庙和医祖庙,投资650万元的汽车电影院等项目,正在加紧施工。
博爱县:举全县之力加快旅游发展
旅游是典型的形象产业和眼球经济、创意经济,宣传推介至关重要。为此,博爱县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首届“中国旅游日”庆典活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千人集体签名活动、“红叶节”等吸引了国内主流媒体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余名游客齐聚博爱。同时,该县还组织召开2011年旅游工作研讨会,与省、市旅游系统进行了充分沟通与交流,共同研讨博爱县目前旅游现状及发展前景,进一步提升整体旅游市场品位,为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奠定了基础。
该县不断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11年,青天河景区投入资金680万元,购置豪华游轮2艘、中型游船2艘、观光车5辆;投入资金320万元,建成了青天河游客接待中心,景区接待能力大大提高;投入资金580万元,改造星级卫生间、急救中心、门岗、浮动码头和靳家岭旅游步道,景区基础设施极大改善。
该县旅游局积极与郑州宇通集团对接,完成了博爱旅游地产项目开发建设前期工作。该项目计划投资120亿元,包括建设星级酒店、购物街、休闲度假村、汽车营地、生态农业观光园等。青天河景区与河南盐业公司签订了宾馆改造升级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开工。青天河景区与海军政治艺术中心合作,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海军青天河影视拍摄基地。月山寺扩建项目合作协议已与中国嵩山少林寺第三十四代最高接法传人释延东法师签订,概念规划已编制完成。
温 县:探索走出旅游发展之路
温县始终坚持以旅游项目为龙头,以招商引资、宣传促销、行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培育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
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4月19日,温县旅游局联合市发改委、公安、工商、质监、交通运输等职能部门召开了2011年旅游市场“百日整治行动”动员大会,成立检查督导小组,对全县旅游市场进行统一的摸底调查,重点对景区、旅行社的安全问题,以及景点门票乱收费、“黑社野导”、旅游车辆、假冒伪劣商品和无牌无证经营的行为进行清理查处。
为尽早实现星级酒店零突破,该县加大对酒店星评工作的申报力度,在全面升级酒店软硬件水平的基础上,重点突破,圆满完成了温县银苑大河商务酒店的三星申报评定工作,并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温县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选派培训市级星评员5名,为星评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温县天天大酒店已开始参照三星级酒店评分标准进行内部评分和设施整改,准备申报三星级酒店。
陈家沟村是太极拳的发源地,该县在原有的基础上,创建了四家太极拳学校、12家家庭武馆;扶持本村村民新开家庭宾馆9家;新增15家餐饮服务行业,其中餐馆9家,冷餐饮6家;新增10家以出售太极服装、器械、纪念品等为主的商店;扶持本村村民新开24家以出售四大怀药及副食品为主的店铺;新开澡堂、理发等店铺8家。
武陟县:创新谋划旅游新格局
2011年,武陟县对照市定目标任务,科学分解,合理安排,积极发挥旅游管理部门的各项职能,努力推动旅游业发展。截至2011年12月底,该县实现旅游接待人数240多万,门票收入850余万元,同比将分别增长10.02%和10.5%;旅客投诉率为零,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
该县整合嘉应观、妙乐寺塔、千佛阁、青龙宫、竹林七贤、董永传说、黄河文化、黄河湿地等丰富旅游资源,准确定位武陟旅游的发展方向,启动了《武陟县旅游业发展综合规划》,并专门聘请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研究院院长石培华教授,到武陟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并与中科景元正式签订了《武陟县旅游发展综合规划编制协议书》。依据规划设计,该县将投资15亿元高标准打造嘉应观黄河文化园旅游区。
武陟县将妙乐寺塔开发作为旅游发展的一项重要抓手,成立了妙乐寺塔开发领导小组。2011年7月,该县旅游局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积极与市旅游局结合,由市、县共同拨付编制费用50万元,聘请深圳麟德旅游规划公司编制《妙乐寺遗址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9月组织进行了妙乐寺规划中期汇报,结合妙乐寺历史,拟规划投资5亿元打造5平方公里的妙乐寺遗址文化旅游区,将规划建设妙乐寺博物馆、遗址核心区保护、恢复佛教寺院、标志性舍利塔、停车场、游客中心、佛博园、隋唐风景街等。
孟州市:着力打造旅游发展新亮点
2011年,孟州市立足项目建设,开展全方位旅游宣传,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加快孟州市旅游转型升级步伐。
该市不断加大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逐步改善了景区景点的接待条件,提升景区品位和服务水平。截至目前,该市在韩园景区项目、古城湖旅游区项目、黄河文化园区的开发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已超过3000万元,韩园景区项目建设强势推进,并成功为获得全省首批“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试点村的河阳办事处前龙宿村争取省级项目补贴资金10万元,完成了高标准旅游建设规划。为提高旅游综合接待服务能力,该市总投资1亿元,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共25层的孟州旅游大厦建设项目已开始启动,目前已投资1000万元。
一年来,孟州市先后组织参加省旅游局组织的赴“长三角”旅游产品推介会、百名网友孟州西岭采风活动;参与并举办“五一九中国旅游日”庆典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文明旅游月”宣传活动,制作宣传版面20块,张贴宣传标语25条,设立咨询台16个,散发宣传资料10000份。同时,加大对黄河湿地、岭区沟壑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宣传和推介力度,打造“韩愈故里、魅力孟州”旅游品牌,把孟州旅游纳入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旅游链条之中。
(本报记者 高新忠 本报通讯员徐红艳、刘芳、王金娣、李莹、王少南、马静云、行相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