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新闻/ 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关爱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确保春运道路平安畅通
图片新闻
新型农业走上前台
马村区关工委举行资助贫困生仪式
干得好不好 群众说了算
待王街道10万元奖励经济发展功臣
“四个结合”维护育龄群众权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型农业走上前台
—— 马村区二○一一年盘点之农业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2011年,马村区农民的腰包比往年更鼓了。数据显示,该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8070元,同比增长18.1%。

  收入的增长,得益于合理的措施。这一年,该区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加速建设新型农业产业体系。 

  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在哪儿?

  新在有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加快现代化进程。

  这一年,该区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业基地面积发展到2.21万亩,其中薄皮核桃1万亩、无公害蔬菜2000亩、蔬菜大棚300座、双孢菇大棚300座、其他林地9500亩,使全区特色农业占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明显增加。

  该区安阳城街道南岗村走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之路,大力发展薄皮核桃栽植,有力地促进了该村的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俺种薄皮核桃快10年了,4亩多地,亩产150公斤,一年能收入2.5万元。”村民赵世峰说。

  据了解,该区以南岗村为中心,目前发展薄皮核桃村18个,总亩数达4000亩,去年核桃销售量达到2.5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20万元。

  新在不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实现“通经活络”,增强农业的活力。

  这一年,农民的土地流转加快。该区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在保证农民对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政府引导,村委会组织,农民自愿,专业户承包”的运作模式,由村委会统一租赁,转包到户,共同管理,在区内开展土地流转,将大部分农民解放出来。该区待王街道白庄村农民卢三孬与村里签订了50亩土地的租赁合同,种植秋天皇家葡萄,年收益是以前的10倍。目前,该区流转土地达4324亩。

  这一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为了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该区扶持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经成立了丰绿蔬菜种植、金钟农机、南岗农民核桃等57个专业合作社。其中,富民、福鑫饲养、南岗农民核桃等农业生产基地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据云台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崔建矿介绍,饲料由合作社统一采购,每袋可以便宜0.5~1元;销售生猪时,每公斤可以多收入0.1元。在疫病防治方面,合作社定期进行技术指导,提供防疫、治病、科学喂养等全程服务。此外,合作社还成立了风险基金,在社员资金困难时及时援助。

  新在培育出大批新型农民,引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这一年,该区针对农民生产技能不强的状况,突出强化培训农民,积极搭建平台,主动提供服务,加强帮带辐射,定期举办培训班,选定培训内容,共计培训3000多名新型农民。

  该区安阳城街道大李庄村农民赵双全通过培训掌握了中华寿桃的管理技术,寿桃获得丰收,亩产达到3000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1元计算,5亩多的寿桃,收入达到6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周边村庄的20多户农民也开始引进中华寿桃。

  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该区的农业正以新的发展方式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陈献军 康 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