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智
她是一位朴实善良、和蔼可亲的老人,她连续6年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陪伴着孤寡老人过春节,用亲人般地爱温暖了一颗颗孤独的心,她就是武陟县宁郭镇敬老院的炊事员、今年61岁的孙鲜。
大年初四,太阳高高地挂在树梢上,温暖的阳光洒满了宁郭镇敬老院的角角落落,衣着干净的老人们三三两两,或站在东墙头,或坐在屋檐下,享受着这难得的冬日暖阳。
一走进敬老院,孙鲜就迎面走过来。听说我是焦作日报社的,来采访孤寡老人过春节的事儿,孙大妈一边走一边对我说:“走,俺领你去找几位老人聊聊。”
走进靠东头的一个房间,红红的炉火把小屋烧得暖和和的,4张木床整齐地摆放在两边,屋子东南角有台彩电,旁边还放着张单人沙发,屋里的3位老人或躺或坐正在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
“这位记者同志是专门从焦作赶来采访你们的。今年的春节咋样?大家都说说。”
孙大妈的话音刚落,一位半躺在床头、满头银发的老大娘亲切地招呼我坐在她床边,握住我的手说:“这个年过得好:穿得好,吃得好,玩得好。”她手指着孙鲜,“大年三十,她给俺这些孤寡老人做了十几个可口的菜,鸡鸭鱼肉样样有,还给大伙包了饺子。俺这些老人能吃上可口的年夜饭,多亏了孙鲜这个好闺女啊。”
躺在床上的段小伏接过话茬说:“俺身患重病不能行走,今年过年,孙大姐就把可口的饭菜端到俺床前让俺吃,早上还帮俺穿衣服、洗脸梳头,晚上帮俺铺床,照顾俺躺下,对俺好着哩。”
来自东尚村的邱森夸起孙鲜,也打开了话匣子:“俺这个大妹子年年都陪着孤寡老人过春节,都有6年了。这6年,她怕俺孤单、吃不好,没有和自己的亲人们过一个年。年三十晚上,因为她不能回家过年,她的两个儿子带着老婆、孩子和年货,都来敬老院给她拜年来了。看到这情景,大家心里很不是滋味,总觉得对不起这个大妹子。”
站在一旁的孙大妈接过话说:“邱大哥,你们比孩子们更需要我。”
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能让这些孤寡老人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孙鲜从腊月二十三就忙活开了,为老人们准备年货,炸麻糖、炸肉丸,一直忙到大年三十。过年这几天,孙鲜一会也闲不住,天天给老人们做可口的饭菜吃,每顿饭最少4个菜。
离开宁郭镇敬老院,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孙大妈那高大的身影和慈善的笑容依然在我脑海中闪现。平凡中见伟大,今天的和谐社会需要这样的爱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