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新忠
“岁到花甲享社保,人过七十不算稀。”农历正月初四上午,武陟县小董乡陶村孙氏祠堂门前,一位老人指着祠堂明柱上的这副春联朗声念道。他身旁的另一位老人说:“农民享受养老金,真是开天辟地第一回。现在的政策可真好,咱农民有医保、有社保,生活有了保障,心情舒畅,咋会不长寿?”
今年春节前,该县60周岁以上的老人领取了每月70元的养老金,钱不算多,可在农民心里,震动实在不小。
“党的政策太好了,种地不完粮(不缴税),还每年给咱这补助那补助,哪朝哪代有这好事。这几年办医保,吃药住院能报销,年前又发养老金,咱真是赶上好时候了,可得好好生活,多享几年福气。”正月初三上午,三阳乡樊庄村年逾八旬的孙道功说起党对农民的好政策,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啥叫和谐社会,咱以前不太懂,这几年政府想办法给咱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减轻种地负担,让咱看病有保障、手里有个零花钱,就是叫农民也享受到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一门心思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快致富、早致富,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过上更加幸福快乐的生活,这就是和谐社会。”小董乡南官庄村一位老人这样告诉记者。
“别看这养老金每月只有70元钱,对咱上岁数人来说可是管了大事。”樊庄村70多岁的李老留说,“俺老两口年前每人领了350元钱(包括账户里留存的10元),俩人700元钱。以前过年发愁没钱办年货,今年这700元钱买年货用不完,过完年还能留个小积蓄,以后月月领钱,咱还有啥愁哩?”
农民领取养老金,确实让生活贫困的农村老年人喜出望外。三阳乡一位走亲戚的中年人说,他邻居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太太,平时手里很少有钱,去年年底村里把五个月的养老金350元和年底困难补助款120元钱一并送到她手里,她拿着钱这里放放、那里放放,不知该放到哪里合适。她说:“我这一辈子还没有拿过这么多钱哩。村干部对俺说,以后每月都有70元养老金,该花就花吧,可不要再俭省了。”
据三阳乡一些村干部介绍,农民养老金的发放,确实为农村老人解了难。原来生活比较富裕、孩子孝顺的家庭,有了养老金,可谓锦上添花。原来儿女不孝顺的老人,这下也不必只等孩子去施舍,自己总算有了自主权,向孩子要的少了,也就比较好要了。对于儿女多年不愿尽赡养义务的老年农民来说,那更是雪里送炭,解了老人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