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总是在革故鼎新中不断向前推进的。
只有创新,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才会有竞争的优势,才会有破难的方法,才会有发展的前景,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正因为如此,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创新发展,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培育转型发展新优势。
去年是我市转型意识最强、转型氛围最浓、转型领域最宽、转型项目最多、转型工作最实的一年,也是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最好的一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如转型升级问题、要素制约问题、基础设施问题、民生改善问题、安全稳定问题、干部作风问题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培育转型发展新优势?创新是最好的一个方法。
创新发展,培育优势,就要突出抓好重点领域改革。要围绕破除制约经济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转型升级的动力支撑。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预算监督和评价范围,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绩效和评价“四权分离”运行机制,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县域医疗体制综合改革,加强乡村医疗队伍建设,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工作。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完善提升五大投融资公司,推动政府资源向优势平台集中,提高信用等级,增强融资能力。要探索建立文化旅游业投融资平台,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创新试点,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创新,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启动新区和产业集聚区内中心镇改设办事处试点,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有序转移。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市属企业脱钩改制。要创新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机制,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有序流转,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要加强土地管理,严格耕地保护,坚持节约集约和规划计划管控,规范土地市场秩序。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探索开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地挂钩政策试点。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积极培养引进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紧缺型专门人才,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创新的灵感和举措来自长期的积累和全身心的投入。今年是我市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在如此重要的发展之年,让我们以更大的勇气、更实的举措、更稳的步伐、更快的速度,创新发展,为全面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而努力奋斗。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