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沁阳:建好集聚区 给力大中原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2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沁阳:建好集聚区 给力大中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在集聚区调研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市委书记路国贤,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立坤在集聚区调研
  创新体制,沁北产业集聚区合同制消防队揭牌
  豫晋联动成就“沁晋之好”的河南晋煤天庆现代化煤化项目开工仪式
  为沁北产业集聚区配套建设的沁阳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5万吨
  沁北产业集聚区沁南园区鸟瞰图
  以循环模式集聚,以生态理念建园的沁北产业集聚区
  实现升级上档的复合材料产业
  日益壮大的LED光伏信息产业
  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
  已基本形成完整产业链条的新能源产业
 
   

  领导评语: …………………………………………………………

省委书记卢展工:

  沁阳发展很快,变化很大,很有实力;沁阳班子奋进,社会和谐。

  市委书记路国贤:

  奋斗目标明确,工作思路清晰,发展势头良好,城乡面貌变化很大。

  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立坤:

  展示了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展示了好的态势、好的趋势,展示了前景和希望。

  年度成绩单: ………………………………………………

  截至2011年底,沁北产业集聚区的沁北园区和沁南园区共入驻企业505家;完成投资10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12亿元、税收6.3亿元,安置就业近5.2万人。其中,仅沁北园区当年度在建亿元项目就达到18个,新开工亿元项目16个,竣工项目7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9亿元。

  战略目标: ……………………………………………………

  沁北产业集聚区将进一步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机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现代城镇和自主创新“三大体系”,围绕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产多元化、城乡一体化“四化目标”,强力实施项目带动、资本活市、人才兴沁、环境赢商“四大战略”,使产业集聚区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引领转型升级、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载体,努力实现我市提出的“十二五”末“五突破、一高于、一率先”的奋斗目标,打造河南省一流产业集聚区,争当中原经济区建设排头兵。

  沁南园区主要摆放高科技、资本密集型、高附加值、无污染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是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有的光伏产业、光电产业、环保电池及车辆产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特色产业园区与创新基地。将把沁南产业园区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的特色产业集群、中原经济区的重要产业基地、郑州都市圈的重要产业配套区以及焦西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曾经的不毛之地,现在的金银滩,旧为山下荒坡,如今是工业旗舰,沁北产业集聚区的华丽嬗变令人目不暇接。

  神火集团、晋煤集团、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广东兴发、中国昊华、超威集团、北京金隅等9家全国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在此投资兴业,将沁阳推向了一个对话全国甚至世界的平台。

  而十强产业集聚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最具产业竞争力产业集聚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工业园区100强等荣誉的取得,更让这里聚焦了沁阳人的企盼和希望。

  项目上山:荒山坡上崛起工业城

  沁晋联动:区域合作,互利共赢

  受制于国家日渐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沁阳工业用地曾一度面临十分紧张的局面。而北部太行山脉则有着近3万亩山前非耕地,这里地势平坦、地质结构好,非常适宜集中连片摆放大型工业项目。经过实地勘察,多方论证,最终形成了利用荒坡地建沁北产业集聚区的共识。2005年8月,集聚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

  为吸引企业把项目放在荒山坡上,沁阳克服种种困难,累计投入资金30亿元,做好道路、能源、用水、土地“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让企业引得来、住得好、发展快。对于集聚区内的居民,投资上亿元实施迁居并点工程,在西向、西万、紫陵三镇及市区统一规划建设安置小区,并对搬迁居民进行就业、医疗、低保、社会救助和儿童教育等多方面帮扶,最大限度地解决了搬迁户的生活问题。

  经过建设,如今的集聚区,场地开阔平坦、地质结构稳定,水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电力设施齐全,成为沁阳实现科学发展的最佳试验田。河南神火、中国昊华、中电投、广东兴发、山西晋煤等一批全国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到这里投资,并迅速形成规模。

  截至目前,集聚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培育壮大了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并围绕主导产业规划建设了现代煤化工产业、氯碱化工产业等六大产业园区。2011年,集聚区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加速升级,投资10.5亿元的超透太阳能光伏玻璃第一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水平全球领先;投资14亿元的昊华二期项目建成投产,聚氯乙烯树脂产量居全国第五位。曾经的荒山坡,已经被一个气势恢弘、绿色生态的工业城所取代。

  沁晋联动:区域合作,互利共赢

  沁阳与山西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为利用好山西的煤炭和资金优势,沁阳积极谋划“沁水晋煤”的天赐良缘,把沁北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晋商南下的第一桥头堡。2011年7月20日,沁阳市政府与山西晋煤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一并签署了该集团旗下“晋丰煤化工”上马煤化工项目的协议,首个煤化工项目——投资38亿元的清洁能源项目随即正式落户沁阳。

  同时,为在集聚区内集中提供煤、电、水、气保障,使企业发展摆脱资源束缚,沁北产业集聚区又引进山西煤炭销售总公司,投资建设兰煜煤炭物流基地项目。项目建成后,可使集聚区成为豫北的“大煤仓”,使沁阳成为没有煤矿的“煤炭大市”。

  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共有16个山西项目落户沁阳,总投资额超过50亿元。人缘、地缘、情缘,为两地创造了“沁晋结好”的条件。战略合作成为两地共谋崛起的必然抉择。

  “谋全局,重在谋一域。一子活,全盘活。‘沁晋结好’这步棋,既是沁阳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之举,也是助推中原经济区迅速崛起的破题之作,我们将一如既往全力推进,在更高层次和更深领域不断迈进!”市委书记陈敬如言简意赅。

  平台建设:创新体制,完善服务

  在沁北产业集聚区成为经济增长极的同时,集聚区自身建设也在加强。健全管理体系、职能体系、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以“统筹、高效、活力”为原则,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产业集聚区的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集聚区管委会由沁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担任管委会主任,落实重大项目市级领导、科级干部分包服务责任制,实行集中开工、定期观摩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项目推进机制;选派公安、国土、环保、工商、财税、招商、规划部门设立正科级建制分局,精简效能,构建统一、便捷、灵活、高效的产业集聚区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集聚区作为培养优秀干部的重要基地,集聚区税收留成部分的3~5%用于集聚区办公经费,倾斜人力、财力全力服务集聚区发展。  

  投资1100万元的管委会综合办公大楼和沁北消防站目前已建成投用,投资500万元注册成立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投资20亿元规划建设沁北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区,重点推进土地整理、检验检测、创新、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创业指导、企业孵化、金融服务等服务功能,全面提升集聚区服务企业的综合承载能力。

  循环经济:生态集聚,宜居宜业

  设立之初,沁北被称做“工业集聚区”,如今叫“产业集聚区”,一字之差,却彰显了该市的建区理念——从“粗放”到“集约”的科学转变。2010年年初,该市邀请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产业规划进一步修编、完善,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着意打造循环经济的模式,建设环保生态产业集聚区,实现“宜居宜业”。

  集聚区利用昊华公司生产的氯气和排空的氢气等,规划建设了投资4亿元的氯氢工业园项目;利用昊华公司副产品氯化氢引进了年产10万吨的三氯氢硅项目,北京金隅利用昊华公司工业废品电石渣开发年产100万吨水泥等项目,进一步完善集聚区废物循环利用系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同时,为彻底解决集聚区废水污染问题,该市在第一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投资8000万元的第二污水处理厂已经竣工,投资3000万元的污水收水管网正在建设。

  沁北产业集聚区以循环经济模式集聚产业、以生态工业理念营建园区,唱响了“科学发展”的主打歌。

  一区两园:一城两翼,南北支撑

  沁北产业集聚区除现有的规模外,已完成总体发展规划并茁壮成长的沁南园区,是立足产城一体化的试验区,通过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便于摆放高科技、资本密集型、高附加值、无污染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及进行房地产与三产服务业开发建设,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新重心。

  园区内外交通便利,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电动车及动力储能型电池、高档印刷包装及装备制造、光电信息、太阳能光伏、中小企业孵化园等五大产业园区,入驻有思可达、睿为视讯、超威电池、华泰印业等企业53家,安置就业8700人。同时为了有效利用园区内的丰富资源,沁阳市委、市政府积极牵头,由市投资集团和民间资本共同出资,组建了沁阳市新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投融资平台,从事沁南园区的开发建设工作。2011年,园区新开工项目12个,完成投资1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2亿元,税收2.3亿元。

  “沁阳要率先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前列,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新路子,必须珍惜这块天赐宝地,科学谋划35平方公里山前荒坡的大文章,引企业上山,让项目进园区,把沁北产业集聚区建成‘三化’发展的典范!”谈起产业集聚区未来的发展,沁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新洪言语坚定。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李亚锋摄)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