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寻梦
图片新闻
新春绿化人倍忙
执法人员打假记
身边的“嫦娥”闺女样亲
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
图片新闻
中站区教育局抓学习开启新学期
去年我市居民消费379亿元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春走基层 怀川好风景
身边的“嫦娥”闺女样亲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陈作华

  “天上的嫦娥看不着,眼前的嫦娥待俺像闺女待娘一样亲。”今年80岁的范老太太指着年已63岁的刘嫦娥说。

  刘嫦娥,山阳区百间房街道冯河村一名普通农家妇女。她在自家院里办了一个托老所,范老太太就是住在她家的托养老人。眼下在这里还住着99岁的贺老太太、91岁的冯老太太等13名被托养的老人和病残人。

  “俺也没想到,就因为俺把老婆婆伺候得好,就有人想把自己的老人也送来让俺帮着照顾,结果一来二去,俺家就慢慢成了托老所。”

  春节期间,武陟县一位退休干部给记者打来电话,述说他过年时去探望托养在刘嫦娥家的姑父、姑姑,看到了一幕幕令人感动的场景,建议记者予以关注。

  2月2日,记者来到刘嫦娥的农家托老所。走进老人的屋子,“土暖气”烧得挺暖和,房间里没有异味。

  刘嫦娥的婆婆依然在世,今年正好100岁。她的屋里,还住着其他一些被托养的女性老人。“俺对待别的老人同对待自己的老人一样,咋伺候俺婆婆,就咋伺候别的老人。”刘嫦娥说。

  刘嫦娥的婆婆有时大便干结,刘嫦娥就直接用手去帮老人一点点掏出来。一位姓关的老太太住进来时,一二十分钟就要解一次小便,刘嫦娥怕老人出现阴部感染,每天早晚都用温水帮老人洗一次屁股。

  被托养在刘嫦娥家里的老人大都是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甚至患痴呆症的老年人,其中有一半以上吃饭靠喂,绝大部分大小便不能自理。为了随时照顾老人,刘嫦娥和丈夫各住男女老人房间,一年365天夜夜如此,就是除夕、大年初一也不例外。老人要解手、喝水,或有什么事,她都随时起床照顾。即使老人不吭声,她也要隔一会儿伸手到老人的床上摸摸,一旦有尿湿的被褥就随时换掉。

  “你问每夜要起多少次床?那可数不清。就拿昨天晚上说,我大概只睡了一个多小时。”刘嫦娥说,“我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先是倒便盆、倒垃圾、洗尿布,接着帮助老人解手,之后再去做早饭。”

  “老人被托养在俺家,俺就要替老人的儿女行孝。行孝就要尽心,尽心就不能嫌脏嫌累嫌麻烦。”刘嫦娥说。关老太太入住时患有气管炎,嗓子呼噜呼噜地响,夜里更是呼吸困难,吃药也不管用。刘嫦娥半夜跑到住在河沟里的一户人家,找来艾叶,用香油煎后让老人服下。结果,10分钟后老人不再气喘,连服3天后老人嗓子再也不呼噜了。

  今年春节前,贺老太太连续几天不睁眼、不说话,也不张嘴吃饭。眼瞅着老人水米不进,刘嫦娥把鸡蛋蒸得嫩嫩的,调上香油、酱油等佐料,让女儿轻轻掰开老人的嘴,自己一点点地喂。一个鸡蛋喂下,用了个把小时。之后,她把焙干的鸡内金研成末,配到饭里给老人喂下。一周之后,老人又开始主动吃饭了。

  “俺家这托老所可不是为了挣钱。我原来因为一场大病,非常悲观,自从伺候老人后,反把自己的疾病和烦恼都忘了,而且越干越开心、越干身体越好。”刘嫦娥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