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桂香
本报通讯员 李海军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就要把我的青春、我的热情、我的全部精力都献给她。这样,我才会扪心无愧。”这是她常说的一句话。她先后荣获焦作市优秀班主任、中站区骨干班主任、焦作市教科研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她撰写的论文《“内外”结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青年导报》上发表;她在中站区首届“知荣明耻好少年”评选中,荣获优秀辅导教师称号;她,就是中站区新生小学的语文教师——赵新玲。
自参加工作以来,赵新玲一直担任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她知道,只靠课堂上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更广阔的语文背景在于课外阅读。因此,她每天都坚持和学生们一起读书,写读书笔记。慢慢地,孩子们和书本交上了朋友,《淘气包马小跳》、《森林报》、《做好学生有点累》,以及《父与子》、《狼王梦》等一些优秀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成了孩子们课余时间最喜欢的“伙伴”。
2011年9月,赵老师接了现在的五二班,刚接班时的平均分与同年级其他班相差了8分。对此,赵老师开始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策略:对那些不写作业的学生严格要求;对那些写作业有困难的学生适当放低标准,减少其作业量或难度;对“软硬不吃”的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地讲道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虽然个别学生偶尔完不成作业,但班里整体完成作业情况大有改观。在学校举行的期中测试中,五二班成绩不仅追上了其他班级,而且还超出1分多。
作为班主任,她始终坚信: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去年,赵老师接手的一个毕业班里有个叫王伟的孩子,智力有些障碍,时常受不良学生的欺负。一天,赵老师在课堂上一边给王伟整理衣服,一边对全班学生说:“王伟是我妹妹家的孩子,他管我叫姨呢!老师请大家以后多帮忙照顾他。如果王伟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请同学们原谅他!”王伟兴奋得涨红了脸,连声说:“老师是俺姨,老师是俺姨。”孩子的家长得知这一消息后,给赵老师发来了短信:“赵老师,我们不知该如何感谢您,孩子何其幸运遇到了您这样的好老师……”从此,王伟不再受欺负,顺利升入初中。
播下爱的种子,必将收获爱的果实。每个教师节,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一张张饱含敬意的精致卡片,雪片似的从四面八方飞到赵老师的身边。